首页> 中文学位 >动压型指尖密封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6h】

动压型指尖密封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航空发动机先进密封技术研究的意义

1.1.1先进密封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1.1.2几种主要的航空发动机密封类型简介

1.2动压型指尖密封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动压型指尖密封的应用背景和结构特点

1.2.2动压型指尖密封研究工作的现状

1.2.3已有动压型指尖密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3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动压型指尖密封系统的结构设计

2.1引言

2.2动压靴的工作原理及动压靴的结构设计

2.3动压型指尖密封组件的结构设计

2.3.1密封片结构设计

2.3.2密封片挡板的设计

2.4指尖密封各组件的装配

2.5小结

第三章指尖密封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引言

3.2流固耦合的概念及原理

3.3 ANSYS10.0、CFX、ICEM CFD软件介绍

3.3.1 ANSYS10.0介绍

3.3.2 CFX介绍

3.3.3 ICEM CFD介绍

3.4 ANSYS和CFX之间进行流固耦合计算的流程

3.4.1 ANSYS和CFX之间进行流固耦合原理流程

3.4.2 ANSYS和CFX之间进行流固耦合具体操作流程

3.5指尖密封数值模型的建立

3.5.1指尖密封固体场数值模型的建立

3.5.2指尖密封流体场数值模型的建立

3.6小结

第四章计算结果及分析

4.1引言

4.2流场压力特性分析

4.3指尖梁及其靴部变形计算及分析

4.4气体泄漏量计算及分析

4.5小结

第五章动压型指尖密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分析

5.1引言

5.2动压型指尖密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3指尖密封片刚度的计算

5.3.1分析的基本思路

5.3.2指尖片刚度的求解

5.4指尖密封系统的等效质量

5.4.1分析的基本理论

5.4.2指尖片模态分析

5.5气体等效刚度的计算

5.5.1分析的基本思路

5.5.2气体等效刚度的求解

5.6气体阻尼的计算

5.7动力学模型结果计算

5.8小结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及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指尖密封是继蓖齿密封和刷式密封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密封技术,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气流流路密封。最早提出的指尖密封属于接触式密封,指尖靴和转子相接触,指尖与转子间的接触磨损始终是接触式指尖密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后来在接触式指尖密封的结构基础上又提出非接触式指尖密封。与接触式密封相比,其最大特点在于指尖具有“自浮性”,即指尖靴部与转子之间能保持一较小的具有承载能力的流体间隙,在指尖受到轴向和径向作用后密封的整体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因而在密封效果尤其是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根据流体动压学原理,对指尖的靴部结构进行设计,由于其靴部特殊的结构,在靴部与转轴间形成楔型气膜,在转子的高速转动下,产生动压,使指尖靴部浮起,与转子保持一定的间隙,从而使转子与密封片之间没有摩擦。动压靴结构设计的成功与否主要通过动压靴能否“浮起”,气体的泄漏量以及动压靴对转轴跳动的“跟浮”性能来衡量,所以需要分析设计的动压型指尖密封系统是否满足上述性能。 动压型指尖密封系统的分析是典型的流固耦合问题。流固耦合力学的重要特征是两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固体在流体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或运动,而变形或运动又反过来影响流体,从而改变流体载荷的分布和大小。为此,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与CFD软件CFX建立动压型指尖密封系统的数值模型,对动压型指尖密封系统进行流固耦合仿真分析,获得指尖密封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压力特性,指尖变形量以及气体泄漏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能够“浮起”动压靴,而气体泄漏量又很小,证明了本文设计的动压型密封结构满足指尖密封系统的设计要求。 此外,本文还针对指尖密封在实际工作中,转轴有跳动的情况,建立动压型指尖密封系统的弹簧—质量—阻尼动力学模型,以此来分析动压靴对跳动的转轴的“跟浮”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动压靴对转轴有很好的“跟浮”能力,能够保证动压靴与转轴始终不接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