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回波跟踪技术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管功能评价研究
【6h】

超声回波跟踪技术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管功能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回波跟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和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结构和功能变化;结合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对动脉功能的评估,为超声回波跟踪技术诊断血管功能早期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32例受检者入选本研究,平均年龄为55.54±9.59岁,(33岁—85岁),其中正常组48例,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且肝、肾功能均正常的健康者;高血压组42例,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糖尿病及冠心病;冠心病组42例,均为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至少有1支血管病变,且病变血管≥50%狭窄。所有受检者分别应用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横断面弹性,应用动脉硬化检测系统对大动脉节段僵硬度及下肢动脉阻塞程度进行了评估。 结果:冠心病及高血压组患者与正常组比较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分别为35.7%,16.6%,12.5%, P<0.05)。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超声测定的动脉横断面弹性指标压力应变系数(Ep)及僵硬系数(β)增高,动脉顺应性(AC)降低。冠心病组和高血压组Ep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163.96±73.90 Kpa比114.77±35.03Kpa,P<0.01;143.75±64.33Kpa比114.77±35.03Kpa,P <0.05);冠心病组β值显著高于正常人(11.99±4.50比9.32±2.88, P<0.01)。高血压组AC低于正常组(0.64±0.21比0.73±0.27,P<0.05)。反映动脉节段僵硬度的指标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在冠心病组显著升高(分别为11.72±2.54m/s, 1601.45±267.20cm/s,均为P<0.05);反映下肢动脉阻塞程度的踝臂指数(ABI)在冠心病组患者较高血压组和正常组明显降低(分别为1.09±0.14,1.14±0.06,1.15±0.07,P <0.05)。 结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显著病变,外周动脉弹性功能明显降低。应用超声回波跟踪技术能方便、快捷、无创评价动脉功能和结构的早期变化,有利于对早期血管病变进行筛查、综合评价及预后危险评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