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
【6h】

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2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2.1国外研究进展

2.1.1初级理论阶段——矿业城市基本特征研究

2.1.2理论扩展阶段——依附理论和中心外围理论研究

2.1.3理论应用阶段

2.2国内研究进展

2.2.1矿业城市研究

2.2.2矿业经济研究

2.3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3.1矿业区域的界定

3.1.1界定与分类

3.1.2矿业区域经济系统结构特征

3.1.3矿业区域产业结构特征

3.2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3.2.1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3.2.2出口导向理论

3.2.3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3.3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

3.3.1矿业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

3.3.2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

4黄陵县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4.1县域概况

4.1.1县域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4.1.2县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4.2黄陵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现状分析

4.2.1生态环境

4.2.2资源开发利用

4.2.3人口与劳动力

4.2.4产业发展与结构演变

4.3黄陵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4.3.1矿产资源开发

4.3.2黄陵县—典型的矿业经济区域

4.3.3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4.4黄陵县域矿业经济发展困境及其原因

4.4.1产业内部结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低级

4.4.2全球性、全国性、地区性煤炭产业市场压力

4.4.3周边地区竞争

4.4.4全国“关井压产”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

4.4.5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5黄陵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

5.1国内外典型矿业城市或地区经济转型的经验

5.1.1德国鲁尔地区

5.1.2美国煤炭城市—Rhodell镇

5.1.3大同市煤炭产业转型

5.2黄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5.3规划目标

5.4规划方法一系统动力学方法

5.4.1系统动力学原理

5.4.2系统建模原则与方法

5.5黄陵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与调控

5.5.1黄陵县经济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分析

5.5.2系统基本反馈结构与主要反馈回路(如图5-2)

5.5.3系统主要动力学方程

5.5.4黄陵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流程图

5.5.5系统模型参数表示的意义

5.5.6系统模型参数确定

5.5.7模型检验

5.6黄陵县经济发展规划仿真模式

5.6.1自然发展模式及其结果分析

5.6.2经济高速增长型发展模式及其结果分析

5.6.3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结果分析

5.6.4黄陵县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与优选

6黄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与措施

6.1因地制宜制定县域矿业经济发展战略

6.2调整县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势再造和优势替代

6.2.1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加快煤炭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实现优势再造

6.2.2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综合发挥旅游、农业等优势资源,实现优势替代

7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主要结论

7.2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趋势,指出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矿业城市与矿业经济的定性描述,缺少定量分析和应用模型;第三部分;依据两组指标界定矿业区域,探讨矿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对黄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重点探讨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及其矿业经济衰退的原因;第五部分:在借鉴国内外矿业城市(地区)产业转型与经济新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黄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黄陵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规划与模拟,通过三种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第六部分:黄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措施;第七部分: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