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桥镇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桥镇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及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前 言

一.选题的意义、依据和任务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的方法

3.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区域地质概况

一、研究区的地理位置

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三.古地理格局

四.盆地的演化

五.古气候

第二章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一、地层划分

1.长2油层组

2.长1油层组

3.富县组和延10油层组油层组

4.延9、延8和延7油层组

二、地层对比

第三章地层构造特征

一、富县组地层特征

二、K9标志层地层特征

三、长2地层特征

第四章层序地层学研究

一、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地层比与划分

二、侏罗系延安组的地层划分与对比

三、侏罗系延安组高分辨层序地层特征

四、三叠系延长组的地层划分与对比

五、延长组短期旋回层序特征

第五章沉积相类型和沉积微相特征

一、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析

二、沉积相特征

1、河流

2、湖泊

3、三角洲

三、沉积相带和砂体展布展布

1、概述

2、延长组沉积相平面展布

3、侏罗系延安组沉积相展布

第六章储集层特征

一、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

二、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

三、物性特征

四、孔隙结构特征

1.孔隙类型

2.喉道类型

3.储层砂岩的孔隙结构特征

4.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

五.含油性和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

六、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

1.层内非均质性

2.层间非均质性

3.平面非均质性

4.储层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变化规律

5、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储层的分类和评价

第八章本区裂缝的认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沉积相、层序地层学和石油地质理论为基础,采用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地质研究相结合,综合地质背景、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地球化学和储层物性及有机地化的分析资料,研究了桥镇地区延安组和延长组的长1-长2油层组沉积微相的发育规律和骨架砂体的展布规律储集层位的物性特点,最后对油层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从层序地层学的方向对油藏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了以下成果和认识: 根据标准层和沉积旋回将延安组分为十个小层,把延长组长1分为两层,长2分为三小层,长21分为两层,长22分为三层。通过全区的小层对比,对本地区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地层对比划分,纠正了原来本地区的小层的划分的偏差。通过对砂体的平面展布、单井沉积相剖面、砂地比、野外观察及分析实验数据的研究,认为本地区延10油层组为曲流河沉积、长11为浅湖和泛滥平原沉积,其余各油层组都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曲流河沉积的骨架砂体为河道砂体,边滩发育,砂体的粒度较大,为中细砂;浅湖有很薄的滩砂沉积,砂体的粒度偏细,为粉砂;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砂构成其骨架砂体,砂体的粒度为细砂。本区的储层物性变化很大,这和油层组的沉积相带变化有关,延10油层组物性最好,长1油层组的物性最差,长2油层组的物性介于两者之间。结合油层组饱和度的分析结果及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资料,根据油层划分标准,认为延10油层组在本区为Ⅱ1类储层,其他油层组为Ⅲ类储层;结合资料对本区的裂缝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得出本地裂缝的主要类型及裂缝对油气开发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