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动性中枢疲劳后不同时相大鼠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特征
【6h】

运动性中枢疲劳后不同时相大鼠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综述

1.1 运动疲劳模型

1.2 运动性疲劳

1.3 运动疲劳后海马组织GDNF、GFRα-1的变化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 运动疲劳方案设计

2.3 测试方法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七周递增负荷运动后大鼠体重变化

3.2 疲劳大鼠血清CK、BUN、T变化

3.3 疲劳大鼠骨骼肌SOD、MDA变化

3.4 疲劳大鼠海马组织GSH-Px、iNOS和5-HT、DA变化

3.5 疲劳大鼠海马组织GDNF、GFRα-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变化

4 讨论

4.1 疲劳模型

4.2 七周递增负荷运动后大鼠体重变化

4.3 疲劳大鼠血清CK、BUN、T变化

4.4 疲劳大鼠骨骼肌MDA、SOD变化

4.5 疲劳大鼠海马组织GSH-Px、iNOS和5-HT、DA变化

4.6 疲劳大鼠海马组织GDNF、GFRα-1 mRNA及蛋白表达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运动疲劳后大鼠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分析海马组织GDNF、GFRα-1表达在运动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运动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为消除运动性中枢疲劳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对现代竞技体育中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恢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方法:雄性健康2月龄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实验组(E组,n=24);第7周最后一次运动至力竭后,E组又随机分为运动后即刻组(E0组,n=8)、恢复期12h组(E1组,n=8)、恢复期24h组(E2组,n=8)。C组正常笼养,E组进行7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并且第7周最后一次运动至力竭。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C组和E0组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糖浆(0.3mL/100g)麻醉后,取腹主动脉血液、股四头肌、海马组织等,以测血清CK、BUN、睾酮,骨骼肌SOD、MDA,海马组织GSH-Px、iNOS、5-HT、DA、GDNF和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E1组和E2组分别于运动后12h、24h做上述同样取材和测试。所有数据统计结果均以均值±标准差(x±SD)表示。C组、E0组、E1组、E2组四组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ANOVA)分析。显著性差异水平为p<0.05,极显著性差异水平p<0.01。
  结果:大鼠经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后即刻,(1)血清CK、BUN明显升高(p<0.05),骨骼肌MDA明显升高(p<0.01),T明显下降(p<0.01),SOD下降。(2)海马组织iNOS明显升高(p<0.05),5-HT明显升高(p<0.01),GSH-Px、DA明显下降(p<0.01),DA/5-HT明显下降(p<0.05)。(3)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相对表达率和GDNF、GFRα-1平均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恢复期12h明显高于C组和E0组(p<0.01);恢复期24h明显低于E1组(p<0.01)。
  结论:(1)大鼠经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后即刻达到疲劳状态,12h后疲劳基本恢复但并不完全,24h后外周疲劳相关指标完全恢复;但运动性中枢疲劳相关指标仍未恢复。(2)运动性中枢疲劳后大鼠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提示GDNF和GFRα-1参与了运动疲劳产生的神经生物学调控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