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秦岭山前截洪引渗与地下水库调蓄功能研究——以涝河冲洪积扇为例
【6h】

秦岭山前截洪引渗与地下水库调蓄功能研究——以涝河冲洪积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及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1.绪论

2.涝河截洪引渗条件与地下水库调蓄条件的分析

3.涝河截洪引渗方案与截洪引渗效果分析

4.涝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5.涝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库调蓄功能研究

6.秦岭山前冲洪积扇截洪引渗与地下水库调蓄的效应分析

7.秦岭山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8.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关中地区是陕西省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北方的缺水地区之一。关中地区地表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调蓄能力弱,使得汛期洪流成灾而不能加以利用,枯季地表水供给不足而水荒严重。实施秦岭山前截洪引渗并充分利用地下水库的调蓄功能,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改善关中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与供给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论文首先研究涝河地区的截洪引渗条件和地下水库调蓄条件。在进行河流年径流量频率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年水量控制同倍比法和典型年法,计算了各典型年的日流量过程线;对设置的四种截洪引渗方案,依据水均衡原理以及河水入渗量与来水量关系方程、渠水单位面积渗漏量,首次对涝河冲洪积扇区河道入流量、下泄量、洪峰削减量和水库调节量以及河渠水入渗量等进行了计算,对截洪引渗效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在分析涝河冲洪积扇区地下水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依据历史水文过程设置了河道来水序列,计算了不同截洪引渗方案的河渠水入渗序列,首次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与不同截洪引渗方案的河渠水入渗序列相结合,进行了截洪引渗与地下水库调蓄的效应分析,用以研究地下水库的调蓄功能以及截洪引渗效果。 依据涝河截洪引渗与地下水库调蓄的研究成果,对秦岭山前冲洪积扇区河道入流量、洪峰削减量、河渠水入渗量以及地下水库调蓄功能等进行了计算,对秦岭山前截洪引渗与地下水库调蓄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秦岭山前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