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主体博弈分析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6h】

基于主体博弈分析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概念的界定

1.2问题的提出

1.3研究动态

1.3.1国外城中村问题研究动态

1.3.2国内“城中村”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研究方法

1.6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研究内容

1.6.2研究框架

2“城中村”问题的表现与成因分析

2.1“城中村”问题的表现

2.1.1空间环境方面

2.1.2社会管理方面

2.1.3经济发展方面

2.2成因

3“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理论分析

3.1地租理论与城中村改造

3.1.1地租理论

3.1.2对“城中村”改造的启示

3.2土地资产经营理论与城中村改造

3.2.1土地资产经营理论

3.2.2对“城中村”改造的启示

3.3“城中村”生命周期理论与城中村改造

3.3.1“城中村”生命周期理论

3.3.2对“城中村”改造的启示

3.4农村城市连续论与城中村改造

3.4.1农村城市连续论

3.4.2对“城中村”改造的启示

4“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构建与分析

4.1“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原则

4.2“城中村”改造的关键问题

4.2.1村民生活补偿问题

4.2.2改造资金来源问题

4.2.3改造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4.2.4村民城市生活适应性问题

4.3“城中村”改造的经济博弈分析

4.3.1博弈论发展及应用

4.3.2“城中村”改造博弈分析

4.3.3“城中村”改造博弈模型建立

4.3.4改造模型均衡分析

4.4“城中村”改造模式

4.4.1改造主体

4.4.2改造形式

4.5保障措施

4.5.1政策保障措施

4.5.2经济保障措施

4.5.3规划保障措施

4.5.4村民组织保障措施

4.5.5村民生活保障措施

4.6小结

5咸阳市“城中村”改造整治研究

5.1咸阳市“城中村”概况

5.1.1基本情况

5.1.2咸阳市“城中村”问题的特点

5.2咸阳市“城中村”改造的主要障碍

5.2.1利益分配障碍

5.2.2思想观念障碍

5.2.3土地制度障碍

5.2.4政策障碍

5.2.5资金障碍

5.3咸阳市“城中村”改造的模式

5.3.1改造模式

5.3.2典型村庄改造分析

5.4咸阳市“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及建议

5.4.1为“城中村”改造立法,保障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

5.4.2加快对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步伐

5.4.3规划先行,分类指导,降低“城中村”改造成本

5.4.4“城中村”的改造,土地处置是关键

5.4.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村民社会保障的城市化

5.4.6“城中村”改造中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安置

5.4.7改造过程中还必须防止新的“城中村”的产生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国情下,由于快速城市化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大量“城中村”的存在,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越来越多难以排解的障碍,也影响到这些村的自身发展和村民的长远利益。近年来,城中村问题己经成为城市政府、城中村村民、学术界共同关注的棘手而重要的问题,促使国内一些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角度对城中村及城中村改造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正是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城中村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内在机制,以此为基础,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三方主体——政府、村民、开发商之间博弈进行了解析,总结出城中村改造的三种模式及三方主体在每种模式中的地位和策略,并针对咸阳市城中村及城中村改造现状,挖掘咸阳市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分析了政府主导重建型、开发商主导重建型、‘村集体主导控制型三种不同类型的改造方案和对策。 通过对咸阳市城中村改造的初步探索,认为处于西部地区的咸阳市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采用政府、村集体、开发企业共同运作,政府把握政策、企业全程参与、村集体为主体的改造模式更有利于加快城市化步伐,推动城中村改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