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省拍卖产业市场结构研究
【6h】

陕西省拍卖产业市场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方法和工具

1.3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1.4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2市场结构理论

2.1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脉络

2.1.1“马歇尔冲突”

2.1.2张伯伦等人的垄断竞争理论

2.1.3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

2.1.4哈佛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2.1.5新产业组织学派对哈佛学派的修正

2.1.6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批判

2.2市场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2.2.1市场结构分类学说

2.2.2“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

3陕西省拍卖产业市场结构现状研究

3.1委托人和竞买人同时具有市场势力

3.1.1委托人的市场垄断势力

3.1.2竟买人的市场垄断势力

3.2拍卖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3.3拍卖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程度

4陕西省拍卖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1拍卖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4.1.1畸形的拍卖物品供给结构

4.1.2进入拍卖市场的企业过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4.1.3拍卖企业差异化服务的程度低

4.2拍卖产业市场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政策环境不完善

4.2.2拍卖企业战略缺失

5结论和政策建议

5.1优化拍卖产业的市场结构

5.1.1打破政府的行政垄断

5.1.2实现规模经营,进行拍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5.2实现拍卖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和专业化

5.3政策建议

5.3.1加大执法力度,用法律手段调节拍卖市场

5.3.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用行政手段优化拍卖环境

5.3.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3.4完善拍卖市场的人才战略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拍卖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行业规模扩张的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结果导致拍卖产业的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就目前的陕西省拍卖市场结构而言,市场结构还是一种低层次的市场结构,市场规模狭小、公共垄断部门对稀缺性拍卖品资源的控制、拍卖企业数量多且大致相同的小企业规模、进入市场的壁垒低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拍卖企业竞争行为的非理性,非正当竞争的结果是大部分企业经营绩效普遍偏低,现有的和潜在的消费者对拍卖市场的信誉度普遍下降,更少的拍卖物进入拍卖市场。进而形成拍卖市场的恶性循环。 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陕西省拍卖产业的市场结构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特别是应用市场结构理论中的主要测量指标:市场垄断势力、市场集中度、差异化对陕西省拍卖市场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经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拍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实证和规范分析,并在本文结论中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希望能为陕西省服务拍卖产业的相关管理机构有所借鉴。

著录项

  • 作者

    喜济峰;

  •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 学科 产业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立宏;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拍卖;
  • 关键词

    拍卖产业; 市场结构; 企业规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