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煤矿安全生产机制探讨
【6h】

小煤矿安全生产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我国现阶段的能源状况

1.1.2小煤矿存在的安全问题

1.2研究内容

1.3研究意义

2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有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2.1.1西方经济理论中经济人的论述

2.1.2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博弈论的论述

2.2国内学者对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研究

2.2.1关于小煤矿监管体制问题

2.2.2小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2.2.3关于小煤矿的安全技术投入

2.2.4小结与评论

3我国小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产生

3.1小煤矿的定义

3.2我国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现实问题

3.3小煤矿安全问题表现

3.4我国小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状况概述

3.4.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煤矿体制的变迁

3.4.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煤矿监察体制的变迁

3.4.3我国煤矿体制和监察体制存在的不足之处

4外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发展状况综述

4.1美国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4.2日本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4.3澳大利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4.4印度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5小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以及国家的治理政策

6小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内在机制分析

6.1公共管理政策与利益机制

6.2利益机制的长期与短期效应

6.3公共权力与资本的交易

6.4小煤矿中矿主、旷工与政府的三方博弈

6.4.1矿主行为分析

6.4.2矿工行为分析

6.4.3政府行为分析

6.4.4矿主、旷工与政府的三方博弈的结果

6.5 GDP指标考核的影响

6.6市场准入门槛与安全生产问题

6.7国家整合小煤矿措施对小煤矿企业的实际影响

7建立小煤矿安全生产利益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7.1从利益机制入手,消除小煤矿矿主利益短期化倾向

7.2提高煤矿行业的准入门槛

7.3统一安全标准,促进小煤矿优胜劣汰

7.4改变GDP指标考核,将死亡率纳入GDP考核指标

7.5提高对遇难矿工的赔偿金额及对矿主的罚款金额

7.6建立减少权力寻租的公共决策机制和利益机制

7.6.1重新构建公共权力的监控体系

7.6.2提高权力寻租的机会成本

8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对能源的需求大量增加。当然,我国也不例外,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能源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导致了能源价格高企,同时也带动了能源行业的发展。另外我国对能源的需求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也有其特殊的地方,就是煤炭在整个能源需求中占据重要地位,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构成中原煤占75.6%就是一个明证,同时由于我国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更进一步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因此,我国煤炭行业这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小煤矿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个产煤省份。 小煤矿的出现对于缓解我国煤炭供给不足的紧张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复核统计,2006年底全国正常生产矿井中,小煤矿数量占95.5%,能力占45.6%,产量占32%;在建矿井中,小煤矿数量占82.9%,能力占31.9%。但与此同时,小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也引起了国人广泛的关注。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屡次发生的矿难在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从政府到专家都在寻找着治理小煤矿安全事故的方法,国家也不断的出台新的、更为严厉的治理措施,如安监局升格为安监总局、召开现场会议、加大检查力度等,但时至今日,效果仍不明显。因此我们需要改换思路,从其它方面入手治理矿难。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小煤矿安全生产背后的利益机制出发,探讨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小煤矿相关人在利益链条中的表现,也就是小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矿主在现实情况下的利益短期化决策;政府官员GDP考核指标下“监管者俘虏”以及政府官员追求个人相对利益最大化下的权力寻租行为;当地农民工成为矿难牺牲品的必然性等。 最后本文针对小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机制原因,也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小煤矿矿主利益短期化倾向、提高煤矿行业的准入门槛、利用经济规律促使小煤矿优胜劣汰、改变GDP考核指标、减少官员权力寻租、以及提高小煤矿安全事故赔偿金等。本文期望通过对小煤矿安全生产机制的探讨,为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著录项

  • 作者

    段延锋;

  •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 学科 西方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元智;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21;
  • 关键词

    小煤矿; 安全生产; 治理措施; 煤炭供给;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