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30年秦岭山地林地类型时空变化及其人为驱动力研究
【6h】

近30年秦岭山地林地类型时空变化及其人为驱动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2林地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1.2.1林地动态变化研究现状

1.2.2林地动态变化驱动力研究现状

1.3秦岭地区森林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1.3.1秦岭地区森林研究现状

1.3.2秦岭山地林地类型动态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1.4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内容

1.4.2技术路线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1.1自然地理状况

2.1.2社会经济状况

2.2数据来源及其处理方法

2.2.1数据来源

2.2.2数据处理

2.3研究方法

2.3.1林地类型动态变化研究方法

2.3.2驱动力研究方法

第三章近30年秦岭东西两县区林地类型时空变化比较

3.1商南县、略阳县各类型林地动态变化

3.1.1商南县各类型林地动态变化

3.1.2略阳县各类型林地动态变化

3.2商南县、略阳县各类型林地景观格局对比

3.2.1商南县林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3.2.2略阳县森林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3.3商南县、略阳县林地类型时空差异性分析

3.3.1林地类型变化差异性比较

3.3.2林地类型差异性成因

3.4小结

第四章 近30年商洛市林地类型时空变化

4.1近30年商洛市林地各类型动态变化

4.1.1各类型林地动态变化研究

4.1.2各类型林地变化的时段性

4.1.3各林地类型空间分异特征

4.1.4商洛市近30年各林地类型的转化

4.2林地景观结构变化研究

4.2.1分离度变化

4.2.2分形维数变化

4.2.3破碎度指数变化

4.3小结

第五章近30年商洛市林地类型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5.1人为活动对商洛市林地类型的驱动作用-主成分分析法

5.1.1建立社会经济指标体系

5.1.2人类社会经济对林地类型变化的影响

5.2人为活动对商洛市林地类型的驱动作用-人为干扰模型法

5.2.1 30年来商洛市人为干扰强度的发展趋势

5.2.2人为干扰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5.2.3近30年商洛市人为干扰强度对林地类型变化的影响

5.3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秦岭是我国南北地区的天然分界线,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本文以地处秦岭南坡东部的商洛市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监督分类法、样区法、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近30年来商洛市林地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人为干扰模型法对研究区林地类型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秦岭山地林地类型变化的人为驱动机制。本文通过研究取得如下结果和进展:
   (1)通过对纬度相近、气候条件相似的秦岭东部商南县和西部略阳县林地类型时空变化研究,发现近30年来无论是林地类型面积还是景观格局指数,秦岭东部商南县的变化均高于西部略阳县。
   (2)近30年来,商洛市林地总面积呈现增加趋势,由1978年的12584.55 km2增加到2006的14449.44 km2,其中针叶林和灌丛面积变化较大。1990年以前,原始林地的破坏严重,针、阔叶林的面积减少,1990~2000年间灌丛的面积大幅度减少,2000年以后,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的面积均略有减少。
   (3)商洛市林地空间变化与海拔紧密联系,虽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林地的总体变化趋势相同,即阔叶林被灌丛和非林地替代近半,但低海拔区变化更加剧烈。近30年来,研究区内各类型林地均发生较大的转移,虽林地的总面积有增加趋势,但原始林地面积却在逐年减少。分离度最大值出现在1978年的混交林,其值为0.124,分形维数最小值出现在1990年的混交林,其值为1.347,破碎度最大值出现在2006年的非林地中,其值为0.641,近30年来商洛市林地的自然度、稳定度在降低,破碎化程度加深。
   (4)影响商洛市各类型林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力、农民收入和适耕地的多寡,且影响不同类型林地的主要驱动因子不同;随着海拔的降低、林地类型变化,驱动力的重心亦由农业发展状况转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5)通过构建人为干扰模型,发现商洛市人为干扰程度在逐渐加深,且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各类型林地面积也在发生变化。干扰级别增加的区域为各类型林地转化的主要区域,各类型林地转入、转出与人为干扰强度的转移有密切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