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初(1368-1424年)北直隶地区移民研究
【6h】

明初(1368-1424年)北直隶地区移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一)全国性研究

(二)明代北直隶地区的区域研究

三 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北直隶人口损耗与移健可行性

一 战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一)元末战乱造成人口减少

(二)“靖难之役”使得北直隶地区再次受到打击

二 灾害频繁使得人口大量流失

(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人口减少

(二)瘟疫的流行使得人口大量流失

三 人口迁出地对移民的推力——人地矛盾

四 明政府政策上的支持

第二章 明初北直隶地区移民来源与分布

(一)山后及塞外沙漠移民

(二)山西籍移民

二 永乐时期的移民情况分析

(一)山西籍移民

(二)南方移民的北迁

(三)山东籍移民

(四)其他情况的移民

三 北直隶(北平)地区居民的迁出

第三章 移民影响

(一)强化防卫,稳定政治

(二)补充人口,发展经济

(三)推动汉文化的发展

(四)缓解移民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二 消极影响

(一)生态坏境遭受破坏

(二)产生新的人地矛盾,流民增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人是历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人口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人口的迁移也是政府推动或民众自发的一种有目的性社会行为。在中国历史上,移民活动时有发生,既有西晋永嘉南渡、唐安史之乱后人口南迁、北宋靖康之难时人口南迁等都是在战乱时期民众自发的避乱而进行的迁徙,也有汉初关东六国贵族实关中、少数民族内迁等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
  明初大移民是继宋元时期人口南迁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与以往经历战乱后民众自发迁徙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移民活动是由明政府直接组织,规模涉及数百万人口,时间跨度五十余年。明初北直隶移民就是明初大移民的一部分。历经元末明初一系列战乱后,明初北直隶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面临着重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人口为前提。基于此,明政府从山西、山东以及南方数省组织超百万人口迁至北直隶。超百万人口迁入北直隶后,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及至今日,这种影响仍然存在。
  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明初北直隶人口损耗与移民可行性。该部分从战乱、灾害、人口迁出地与迁入地对比、政府支持等方面进行研究,明初北直隶存在移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对移民来源与分布具体论述。在对文献史料、地方志等传统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出土墓志铭的解读,进而探明移民来源及分布等具体史实。第三部分是对移民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移民在北直隶地区政治稳定、巩固防卫、增加人口、恢复经济、发展文化以及缓解移民迁出的人口压力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当然大规模人口的进入也对当地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人地矛盾。最后,结语是对全作一个总结,明初北直隶地区移民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其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