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长4+5油层组石油富集规律
【6h】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长4+5油层组石油富集规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岩性油气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1.3题目来源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

2.1研究区地理位置

2.1.1研究区构造背景

2.1.2研究区范围

2.2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地层划分的主要标志层

2.2.2地层对比结果

2.3构造特征

第三章沉积相研究

3.1区域沉积背景

3.2长4+5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3.2.1主要沉积相标志

3.2.2长4+5油层组测井相类型及其对沉积相的响应

3.3沉积相类型及主要沉积微相特征

3.3.1沉积相类型及沉积微相的划分

3.3.2三角洲平原亚相

3.3.3三角洲前缘亚相

3.4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3.4.1沉积微相平面图的编制

3.4.2长4+5油层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储层特征及评价

4.1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4.1.1岩石类型及碎屑成分

4.1.2胶结物成分

4.1.3岩石的结构

4.2孔隙结构特征

4.2.1孔隙类型及大小

4.2.2孔喉类型

4.2.3孔喉微观特征

4.3储层物性特征

4.3.1储层物性的总体特征

4.3.2储层物性的纵向特征

4.3.3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

4.3.4储层物性宏观展布特征

4.4储层的分类及评价

4.4.1储层评价参数

4.4.2储层的分类及评价结果

第五章成藏地质条件及石油富集规律

5.1油气成藏要素分析

5.1.1生油条件

5.1.2储集条件

5.1.3盖层与遮挡条件

5.1.4圈闭条件

5.2石油富集规律

5.2.1油藏分布特征

5.2.2石油分布的控制因素分析

第六章有利目标区预测

6.1有利区预测依据

6.2有利区预测结果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最新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长4+5油层组的沉积相、储层特征和石油富集规律。
   胡尖山油田位于陕北斜坡带中部,长4+5油层组为其主力产油层之一。根据岩性、电性、沉积韵律及区域标志层的分布,研究区长4+5油层组可划分为长4+51、长4+522个油层,长4+52油层进一步划分为长4+521、长4+5222个小层。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各个小层的顶面构造,结果表明,各小层顶面构造与区域构造基本一致,表现为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局部发育多个鼻状隆起。
   根据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韵律、砂岩的粒度分布、原生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砂体形态等沉积相标志,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和测井曲线特征,探讨了研究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相类型、微相划分和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认为胡尖山油田长4+5油层组为一套湖泊三角洲沉积。其中长4+51属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堤泛沉积等微相类型。长4+521、长4+522小层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类型。
   岩心观察及大量的室内分析化验资料表明,研究区长4+5油层组储层砂岩主要为长石细砂岩、岩屑长石细砂岩;储层物性总体上具低孔低渗的特点,局部发育相对高孔高渗带;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间溶孔,孔隙结构类型主要为小孔微细喉道,其次为中孔微细喉道型;依据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等评价参数,研究区长4+5储层可分为Ⅰ类(好)储层、Ⅱ类(中等)储层、Ⅲ类(差)储层、Ⅳ类(极差)储层四种类型,以Ⅲ类储层为主。
   研究表明,研究区长4+5油层组的石油富集主要受沉积相、储层物性的控制,油藏类型为典型的岩性油藏,油藏主要分布于砂体厚度大、储层物性相对较好的主河道部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