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三叠系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三叠系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选题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

4 工作量完成情况

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理概况

1.2 区域地质

1.3 构造特征

1.4 地层对比划分

第二章 储层成因类型及特征

2.1 沉积类型

2.1.1 水下分流河道

2.1.2 河口坝

2.1.3 滩坝

2.2 储层展布特征

2.2.1 长81储层剖面特征

2.2.2 长82储层剖面特征

2.2.3 长8储层平面分布特征

2.3 储层成因模式

2.3.1 西北和西部体系沉积模式

2.3.2 西南体系沉积模式

2.3.3 长82沉积模式

第三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 储层岩石类型

3.1.1 西北体系

3.1.2 西部体系

3.1.3 西南体系

3.2 储层粒度特征

3.2.1 西北体系

3.2.2 西部体系

3.2.3 西南体系

3.3 储层分选特征

3.3.1 西北体系

3.3.2 西部体系

3.3.3 西南体系

第四章 储层孔隙类型与结构特征

4.1 孔隙类型

4.2 孔隙分布特征

4.3 孔隙结构特征

第五章 储层成岩作用

5.1 成岩作用类型

5.1.1 压实作用

5.1.2 胶结作用

5.1.3 溶蚀作用

5.1.4 绿泥石粘土膜胶结作用

5.1.5 高岭石的沉淀充填作用

5.1.6 伊利石沉淀充填作用

5.2 成岩阶段的划分及特征

5.2.1 成岩阶段的确定

5.2.2 成岩阶段的划分

5.3 不同地区成岩序列

5.3.1 西北体系典型成岩序列

5.3.2 西部体系典型成岩序列

5.3.3 西南体系典型成岩序列

5.4 成岩相划分原则与评价方法

5.4.1 成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5.4.2 成岩相剖面和平面展布特征

第六章 储层物性特征

6.1 长81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特征

6.2 长82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特征

6.3 长81各体系储层物性分相对比

6.4 长82各体系储层物性分相对比

第七章 储层综合评价

7.1 储层分类评价原则与标准

7.2 有利储层分布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从2012年5月开始,历时近一年半时间。为达到研究目的,采用了大量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如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荧光分析、有机荧光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压汞分析、氧碳同位素等),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测试数据,为确保课题论文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滩坝砂等沉积类型入手,建立了研究区长8储层砂体成因模式,长81储层砂体的形成存在较深水较陡坡沉积环境,近物源、供给充足,连续厚层退积、连续厚层加积的砂体堆积方式;长82储层砂体形成于物源供给不足的滨浅湖环境,其模式为滨浅湖波浪反复淘洗模式。分析了储层岩石学特征,岩性属于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粒度为细砂岩,分选以较好-中等为主。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成岩作用的机理,并建立了不同地区典型成岩演化序列,确定了研究区总体上处于中成岩A1~A2阶段。并从点-线-面三个方面绘制了成岩相剖面和平面分布图,同时绘制出关键成岩作用单因素成岩相平面分布图。对比了研究区储层砂体物性特征,从储层砂体类型上对比,长81储层物性具有水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的总的一个趋势;长82储层具有水上分流河道>滩坝的总趋势;但是不同体系内不同类型的储层砂体的物性与总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别。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储层的客观评价标准。根据多图叠合法,预测了研究区主要储集层段长81和长82的有利储层分布区。

著录项

  • 作者

    仲向云;

  •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靖舟,王宏娥;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三叠系; 延长组长; 储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