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沉积相研究
【6h】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沉积相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

1.4 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区划

2.2 地层发育及分布

2.2.1 沙河子组

2.2.2 营城组

2.2.3 登娄库组

2.2.4 泉头组

2.2.5 青山口组

2.2.6 姚家组

2.2.7 嫩江组

2.2.8 四方台组和明水组

第三章 沉积相标志

3.1 岩性相标志

3.1.1 砾岩

3.1.2 砂岩

3.1.3 碳酸盐岩

3.1.4 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

3.1.5 页岩

3.1.6 泥岩

3.2 沉积结构

3.2.1 河流相

3.2.2 三角洲相

3.2.3 浅湖相

3.3 构造相标志

3.3.1 层理构造

3.3.2 冲刷—充填构造

3.3.3 (准)同生变形构造

3.3.4 生物成因构造

3.3.5 化学成因构造

3.4 测井相标志

3.4.1 测井曲线的形态

3.4.2 组合类型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

4.1 冲积扇

4.1.1 岩性特征

4.1.2 结构特征

4.2 河流相

4.2.1 辫状河

4.2.2 曲流河

4.3 三角洲相

4.3.1 岩性特征

4.3.2 结构特征

4.3.3 沉积构造

4.3.4 测井曲线

4.4 滨浅湖相

4.4.1 滨湖亚相

4.4.2 浅湖亚相

4.4.3 半深湖—深湖相

4.5 沉积相纵向演化

4.5.1 沉积相单井分析

4.5.2 连井剖面相分析

第五章 沉积相分布

5.1 泉一二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2 泉三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3 泉四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4 青一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5 青二三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6 姚一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7 姚二三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8 嫩一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9 嫩二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10 嫩三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5.11 嫩四、五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图

展开▼

摘要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是指盆地北部滨洲铁路线以北的广大地区,约占松辽盆地北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为阐明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沉积特征,以大量岩心观察描述为基础,结合测井相分析,样品分析测试成果,研究认为: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发育多种沉积岩类型,主要以砂岩、砾岩、粉砂岩及泥岩为主,局部可见石灰岩薄层。通过岩石的颜色、岩性、沉积构造、沉积旋回、沉积结构等典型相标志的分析认为,滨北地区中浅层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及湖泊相沉积。受构造地质背景约束,从盆地边缘相沉积中心,沉积相带呈环带状分布,由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依次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深湖沉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