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靖边油田关草涧油区延长组主力油藏精细描述
【6h】

靖边油田关草涧油区延长组主力油藏精细描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油藏描述的发展

1.3油藏描述的特点

1.4主要研究内容

1.5技术路线

1.6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地理位置

2.2勘探开发现状

2.3区域地质背景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构造特征

3.1地层划分及其特征

3.2 储层细分对比

3.3构造特征

第四章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4.1沉积相标志

4.2沉积微相划分

4.3沉积微相剖面及演化特征

4.4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5.2 储层物性特征

5.3储层微观结构特征

5.4 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

5.5 储层的非均质性

5.6储层的敏感性

第六章 储层分类及评价

6.1储层分类标准

6.2储层分类与评价

第七章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区位于杨米涧关草涧乡,由于该区地质条件复杂,从而导致对地质的认识情况不足,影响后期的开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掌握了研究区的构造背景和地层特征,在区域标志层的控制下,以沉积旋回为基础,参考地层厚度,对研究区的两个主力层段长4+5,长6进行了划分。通过单井相、沉积微相剖面图及平面图,对研究区沉积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入手,通过物性分析和成岩作用了解储层的物性,非均质性,敏感性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储层做出了分类与评价。
  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平面上发育有多支河道并且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储集层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储层砂岩孔隙类型主要是粒间孔,其次是溶蚀孔,裂隙基本不发育。长4+5储层多属于中-小孔隙,喉道类型为片状和弯片状,孔隙结构为Ⅰ和Ⅱ类;长6储层为中-大孔隙,喉道类型为缩颈型,孔隙结构为Ⅱ类和Ⅲ类。研究区的非均质性较强。在对储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要参数对储层进行了分类与评价,将其分为A,B,C三类,并以B类储层为主。本论文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该储层特征和沉积相的研究,这对油田产量持续稳定增加,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将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