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
【6h】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贷款定价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利率体制的变革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1.1.2 贷款定价问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内容及框架

2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风险导致的损失和经济资本

2.1.1 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

2.1.2 经济资本

2.2 经济增加值(EVA)原理

2.3 贷款定价的原则

2.3.1 价值最大化原则

2.3.2 风险、成本与收益对等原则

2.3.3 分客户定价原则

2.3.4 根据借款人风险等级定价的原则

2.3.5 成本是价格下限的原则

2.3.6 贷款价格不能过多偏离市场一般利率水平的原则

2.4 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

2.4.1 影响贷款定价的一般因素

2.4.2 影响贷款定价的具体因素

2.5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几种主要方法

2.5.1 成本相加定价方法

2.5.2 价格领导定价方法

2.5.3 客户利润分析(CPA)定价方法

2.5.4 经调整的资本收益(RAROC)定价方法

3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贷款定价的现状

3.2 现行贷款定价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3.3 完善我国贷款定价机制的建议

4 贷款定价模型的基础—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

4.1 内部信用评级的含义及作用

4.1.1 内部信用评级的含义

4.1.2 使用内部评级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

4.1.3 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特点

4.2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指标体系的分类

4.2.2 指标体系的设置

4.3 客户基本信用等级的初步确定

4.4 客户基本信用等级的调整

5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构建

5.1 贷款基本价格的确定

5.1.1 贷款基本价格公式的推导

5.1.2 公式中各部分变量的确定

5.2 贷款基本价格的调整

5.2.1 根据客户存贷比调整贷款基本价格

5.2.2 根据客户结算量调整贷款基本价格

5.3 贷款定价区间的确定

6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案例分析

6.1 贷款企业的相关信息

6.1.1 公司基本情况

6.1.2 公司财务与经营情况

6.2 案例应用分析

6.2.1 评定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

6.2.2 确定贷款基本价格

6.2.3 调整贷款基本价格

6.3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自1996年我国利率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利率市场化发展的脚步正逐渐加快,这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冲击。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课题――贷款定价。因此,研究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银行贷款定价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构建贷款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经济增加值(EVA)原理和经济资本(EC)的概念,分析了贷款定价的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并且简单介绍了西方现代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和我国现有贷款定价方法及问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EVA价值管理为原则、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贷款定价模型,其中引入内部信用评级作为借款人信用风险衡量变量,构建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为了更好的抵御风险带来的非预期损失,模型中用经济资本代替实际资本计算资本成本。在综合评价客户风险和计算各项成本的基础上决定贷款的基本价格,再根据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度对其进行调整,得到贷款底线价格。贷款实际发放价格要由银行客户经理与客户谈判最终决定。最后,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实例对贷款定价模型进行检验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风险与成本因素考虑全面,符合“高风险高成本必然高定价”的定价原则,使其能保证商业银行在这笔贷款中获取一定的利润;同时又考虑到了客户和银行的关系情况,有利于保住对银行贡献度较大的优质客户,使银行的贷款价格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