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生态政治的双重内涵: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
【6h】

中国生态政治的双重内涵: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引论

一、值得关注与思考的几个问题(“三何”)

二、生态政治研究现状

三、本文试从“一化双重”的角度研究中国生态政治

第一章 生态政治研究的缘起

第一节生态与政治

一、生态的词源解释

二、政治的涵义

三、生态与政治的关系

第二节生态危机

一、生态危机的表现

二、生态危机的根源与实质

第三节生态政治运动

一、生态政治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二、生态政治运动的意义

第四节生态政治

一、社会政治的历史发展

二、生态政治的概念和结构层次

三、研究生态政治的意义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政治意蕴

第一节儒家文化的生态政治意蕴

一、生态本体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

二、生态价值观:参赞化育,乐山乐水

三、生态义务观:仁者爱人,民胞物与

四、生态节用观:子钓不纲,弋不射宿

第二节道家文化的生态政治意蕴

一、生态整体观:人与天一,万物一齐

二、生态价值观:万物有道,道法自然

三、生态伦理观:道生万物,德配天地

四、生态治理观: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五、生态平等观:物无贵贱,天地不仁

六、生态消费观:知足知止,寡欲节用

第三节中国佛教文化的生态政治意蕴

一、生态存在观:缘起性空,佛无净土

二、生态平等观: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三、生态伦理观:天下一体,泛爱万物

四、生态价值观:善不受报,无得之得

五、生态治理观:六和敬法,仁王之治

六、生态实践观:境随心转,佛化自然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政治观

一、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维度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二、从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揭示了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三、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揭示了生态政治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

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生态政治思想

二、邓小平和平、改革、民主、稳定、发展理论中生态政治思想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事实,让人们愈发认识到单靠伦理道德、科学技术或经济规划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谋求政治性力量予以支持.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思维,生态政治尚处于方兴未艾之机.与传统政治学相比,生态政治是在通晓生态学的基础上,运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