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汾河(运城段)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6h】

汾河(运城段)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通过构建汾河(运城段)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对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特征进行模拟研究,以期为研究区域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内容如下:
  (1)在收集了大量空间及属性数据后,结合GIS平台建立汾河(运城段)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并利用河津水文站2005~2010年的逐月径流及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用于研究区域的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2)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流域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得出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特征:流域的非点源污染集中出现在每年的7~10月的汛期,这段时期的非点源TN、TP负荷分别占全年的60%及70%以上,故要控制流域的非点源污染,应着重在7~10月份采取相应的措施措施;流域内的污染的关键区域主要在万荣跟新绛县的部分子流域,故应重点在这些子流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对流域内的非点源TN、TP各类污染源的贡献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分别有46.3%的TN和53.5%TP是由土壤养分流失产生的。这就说明土壤养分流失是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4)根据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设置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模拟了气候变化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非点源污染负荷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在气温增加0.5℃、降水量增加10%的情景下,研究区域内非点源TN污染负荷将会增加664.87t/a、非点源TP污染负荷将会增加16.41t/a。
  (5)对流域的非点源管理措施进行了情景模拟,结果表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改进化肥施用方式以及合理减少施肥量可以有效减少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