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主题化评价研究
【6h】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主题化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价值

1.4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2.1研究区选择

2.2工程项目区选择

2.3数据来源与处理

2.4本章小结

3.1一般的评价程序

3.2评价方法的改进

3.3本章小结

4提高适应性评价的技术支持

4.1数据仓库建立

4.2服务支撑平台的搭建

4.3建设组件库

4.4多种评价模型方法组件化

4.5动态变化条件的主题化描述

4.6主题化的适应性评价服务

4.7本章小结

5.1土地整治工程的生态环境修复效应

5.2整治后主要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3主题的确定

5.4生态环境敏感度主题

5.5生态环境压力度主题

5.6生态环境弹性度主题

5.7研讨分析及适应性调节

5.8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与传统评价模式对比

6.2结论

6.3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C 硕士期间参与获得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展开▼

摘要

伴随整体经济体系的髙速增长,脆弱生态区与大范围人类活动的不断重叠,针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叠加特征,属于当前世界范围内聚焦的核心问题之一。尤其是在荒漠化的情形之中,土地实际存在的显著退化问题,对于地方的自然环境构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对于区域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依据2010年订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十八条和二十一条规定,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区如何划分的问题上。亟需研究生态环境脆弱性,落实可操作性的生态脆弱区划分方案体系,推动《水土保持法》的贯彻落实。毛乌素沙地整体而言,涵盖陕西、内蒙古以及宁夏等多个区域的交界地带,本文以陕西榆林地区即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涵盖榆阳区、神木县、靖边县、横山县和定边县,在榆阳区开辟了土地整治工程示范区,展开了一系列试验并对示范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对工程区生态环境主题评价的实例应用具体阐述基于指标体系动态变化的评价服务。对于复杂的决策评价问题,参照社会管理思维模式,将其分解为多个简单的主题,把复杂问题形式化、结构化、相对简化,不仅能够更透彻的分析问题,而且能从多方面辩证的看待问题,有力地支撑管理决策。
  (2)借助知识平台的信息化处理手段,建立数据仓库,搭建服务支撑平台,建设组件库,多种评价模型方法组件化,准备好前期工作。对于示范区的脆弱性问题开展对应的评价工作,探讨综合工程的生态环境修复效应,并对整治后主要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经过梳理,明确主题,分为敏感度、压力度、弹性度等三大主题,通过具体数据,具体算法的实例化应用,得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具体等级。
  (3)根据生态环境敏感主题评价结果得出2014年榆阳区土地整治工程示范区生态环境敏感度主题对各等级的隶属度排序为“中度”、“轻度”、“较轻度”、“较重度”、“重度”,等级“中度”的隶属度最大为0.36。为“轻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