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问题研究

2.2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的农户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

2.2.1 内部影响因素

2.2.2 外部影响因素

2.2.3 其它影响因素

2.3 多方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模式研究

2.3.1 政府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研究

2.3.2 私人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研究

2.4 农户参与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研究

2.5 国内外文献述评

3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3.1.2 农户参与

3.2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的理论分析框架

3.2.1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理论基础

3.2.2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行为的必要性分析

3.2.3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行为的阻滞因素分析

3.3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3.3.1 农户参与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3.3.2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4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4.1 调查概述

4.1.1 数据来源

4.1.2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

4.2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测度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2.1 农户参与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农户参与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2.3 农户参与度的测度方法与模型构建

4.3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3.1 农户参与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4.3.2 农户参与度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 样本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统计描述

5.1 农户参与度指标权重确定

5.2农户参与度的状况

5.2.1 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的测度

5.2.2 生活性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的测度

5.2.3 不同类型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对比分析

5.2.4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异质性研究

5.3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现实问题

5.3.1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普遍较低

5.3.2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水平不高

5.3.3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一般

6 样本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基于Logistic-ISM模型

6.1 生产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6.1.1 基于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6.1.2 基于ISM的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6.2 生活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6.2.1 基于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6.2.2 基于ISM的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6.3 农户参与供给的抑制因素分析

6.3.1 农户参与的内部动力疲软

6.3.2 农户参与的外部动力不足

6.3.3农村基层参与制度不健全

7 政策建议

7.1 进一步提升农户参与供给意愿

(1)培养农户的参与意识,建立农户间积极信任的社会关系

(2)利用农村社会规范,克服农户参与供给的集体非理性

(3)建构政府与农户主体之间良性互动关系

7.2 提升农户参与供给能力

7.3 健全农户参与供给机制

7.3.1 健全农户的利益表达机制

7.3.2 完善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筹资融资机制

7.3.3 优化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激励机制

7.3.4 完善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监督机制

7.4 完善农村基层治理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全面的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总体任务的最有力支撑,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效应,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点问题。然而,当前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公共产品并不是根据农户的需求意愿提供的,而是“自上而下”由地方政策推动实施决定的,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要还不能完全反映在供给决策中,导致农户对基层公共产品的满意度降低。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农户对基层公共产品供给的参与度较低,参与度低带来满意度降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实现由“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农村基层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有效促进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而提升供给效率,成为解决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失衡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现阶段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现状,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探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决定农户参与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数据,描述农村样本点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户参与状况,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的参与度进行比较和差异分析;第二,构建了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村级制度特征和基础设施现状分别阐明农户参与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设计研究方案,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衡量农户在项目各阶段实际参与程度,使用Logistic-ISM模型深入识别了影响农户参与度的关键因素,并分别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村民主制度特征和基础设施现状四个层面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的影响因素深入探究。 研究发现:(1)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存在农户参与意愿不强、参与度普遍较低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户对供给质量评价不高三个突出问题。(2)不同省份地区、不同公共基础设施类型以及供给不同阶段,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的农户参与度存在一定异质性(。3)户主的社会地位和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两种类型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的深层根源因素。(4)导致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中农户参与度较低的抑制因素主要包括农户供给主体意识不足、“搭便车”思想长存以及农村资本存量不足导致的农户参与内部动力疲软;有效激励制度和表达渠道缺失所导致的农户参与外部动力不足;农村基层参与制度不健全。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提升农户参与意愿与能力;健全农户参与供给机制以及完善农村基层治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