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拨禾指式玉米收获机的行距适应性研究
【6h】

基于拨禾指式玉米收获机的行距适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玉米不对行收获技术研究应用现状

1.3 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玉米不对行收获割台

2.1 主要研究目标

2.2 割台的主要技术指标

2.3 方案的设计

2.4 方案主要参数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拨禾指式不对行玉米摘穗机构研究分析

3.1 分禾过程分析

3.2 拨禾轮整体分析

3.3 横向拨禾过程

3.4 喂入过程

3.5 摘穗过程

3.6 拨穗过程

3.7 拨禾指拨禾曲线分析

第四章 4YZ-4W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田间试验研究

4.1 试验目的

4.2 试验依据

4.3 试验条件

4.4 试验结果

4.5 试验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种植区域,由于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如土壤条件、温度、湿度、降雨量、光照等差异较大,适宜不同地区的最佳种植模式也是不同的,造成玉米种植行距差异性很大。行距适应性问题一直是现阶段制约玉米收获机跨地区作业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制约玉米机收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不对行收获技术成为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的关键技术。依据现有的拨禾指式玉米不对行收获装置,参照在实际收获过程中存在的不能完全适应各种行距要求等问题,对拨禾指式玉米不对行收获装置的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找出满足不对行收获技术的条件,对装置进行优化,并将分析成果应用在样机上,进行田间试验验证。
  根据拨禾指式不对行玉米收获机的工作过程,对拨禾指式不对行收获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区域划分,分为分禾、横向拨禾、喂入、摘穗、拨穗、清草等过程,针对每个过程各个部件的结构参数及不同部件之间的配合参数,进行理论分析,使其满足不对行收获的要求。并对拨禾指在上述各个过程中的工作区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符合不对行收获要求的拨禾指曲线方程。
  本文从解决玉米收获机的行距适应性问题入手,对各个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著录项

  • 作者

    许振冻;

  •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
  • 学科 农业机械化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道林;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225.51;
  •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行距适应性; 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