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驱动机制研究
【6h】

西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驱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引言

2.西安市概况

3.西安市LUCC的现状分析

4.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研究

5.对策和措施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简称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造成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热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特别是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的驱动力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焦点[1]。
   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在分析西安市2000-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两安市土地利用驱动机制进行了机理分析,运用丰成分分析方法,选取了西安市2000.2005年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13个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因子,将其输入数学统计软件SPSS中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可归为4类,即经济因素、城市化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因素、人口因素。
   研究表明,2000~2005年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受房地产等领域投资拉动作用的影响,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西安市的年末拥有耕地面秘呈持续下降趋势,年减少率为1.3%。为了减少耕地面积的进一步缩小,遏制其它用地方式对耕地的占用,就需要调整经济增长的模式。而节约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城市化水平由41.54%提高到了44.91%,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改变,主要由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组成的城镇用地的扩大导致了耕地等农业用地的减少。
   西安市用地结构的转换,提升了西安市土地利用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安市产业结构的变迁;同时,产业结构的变迁与升级,也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有效提高了非农用地效率。
   随着西安市人口数量的持续直线式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与此同时,西安市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和交通运输用地而积持续增加。2000-2005年间西安市人口数量从688.01万增加到741.73万,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从2000年的0.74亩从,降到2005年的0.64亩/人,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本文从土地集约利用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适合西安市实际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六点土地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西安市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起到参考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