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热源联网供热管网水力特性优化匹配及运行调节
【6h】

双热源联网供热管网水力特性优化匹配及运行调节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2 双热源系统管网特性分析

3 多热源系统水力工况调节

4 多热源系统的热力工况调节

5 总结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发表的论文、获奖情况

论文说明:主要符号表

声明

展开▼

摘要

多热源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节约能源、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多热源集中供热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越来越多。本文利用Pipe FlowExpert软件分析了双热源并网后的管网特性,并建立了双热源集中供热调节模型实验台,分析了供热中4种典型的水力工况变化,并提出了调节方法。为进一步查明多热源联网的水力、热力特性,作者会同宝鸡热力公司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测试、分析了双热源水力调节特性及并网后的热力工况调节。这些工作为多热源联网的工程设计与运行调度奠定了基础。
   Pipe Flow Expert管网分析软件提供了管网内流量和压力平衡分析的方法,方便进行管网系统设计和管网系统改造。本文运用Pipe Flow Expert分析了由5个热用户组成的热网在接入单热源和双热源时水力工况变化,并在实验台上分析了供热中4种典型的水力工况变化,研究表明:
   (1)当系统不进行初调节从离开热源开始编号(下同),热用户1的压差△P=13.51m水柱,热用户2的压差△P-11.91m水柱,热用户3的压差△P=12.01m水柱,热用户4的压差△P=4.01m水柱,与设计工况偏差太大,系统严重不稳定。经初调节后热用户1的压差△P=11.51m水柱,热用户2的压差△P=8.51m水柱,热用户3的压差△P=7.14m水柱,热用户4的△P=3.99m水柱,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稳定性增强。初调节在管网运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甩。
   (2)当系统热源出口处出现事故工况(阀门A节流,发门开度为70%)热用户的压差△P=9.32m水柱,热用户2的压差△P=4.52m水柱,热用户3的压差△P=3.96m水柱,热用户4的压差△P-1.69m水柱。研究表明,当阀门A节流时,网络的总阻力增大,总流量减少。由于所有热用户的网路干管和用户支管的阻力数没有改变,所以各热用户的流量分配比例也没有改变,即按同一比例发生失调。工况改变后各管段流量均减少,导致其水压图要比设计工况的水压图平缓一些。
   (3)当系统干管某处出现事故工况(阀门B节流,阀门开度为70%)热用户1的压差△P=12.52m水柱,热用户2韵压差△P=7.26m水柱,热用户3的压差△P=6.00m水柱,热用户4的压差△P=2.95m水柱。研究表明,当阀门B节流时,供水管水压线变得比较平缓,并且供水管水压线将在该点(阀门B)出现一个急剧的下降。水力工况的这个变化,对于阀门B以后的用户来说,相当于本身阻力数没有发生变化而是总的作用压力减少,阀门B以后热用户的作用压力也按照同样的比例减少;对于阀门B以前的用户来说,它的流量增加,作用压力也增加,但并不是按照相同比例来增加的。
   (4)当系统某个热用户处现事故工况(阀门C节流,开度为45%)热用户1的压差△P=12.99m水柱,热用户2的压差△P=10.00m水柱,热用户3的压差△P=8.17m水柱,热用户4的压差△P=4.23m水柱。研究表明,用户2处供、回水管之间的压力差增加。此种工况下网路的总阻力数增加,总流量减少。
   从热源到用户2之闻供水管的水压线变得平缓。但用户2处的作用压差增加相当于该用户后面用户的总作用压差增加,因而用户2后面用户的流量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并使用户2以后的供、回水管的水压线变的比较陡峭。
   多热源联网运行中,随着室外温度不断变化,热源的运行数目(包括机组的台数)也随之变化.因此工况的变动将更加复杂。本文基于玉涧堡锅炉房和热电厂联网供热并网实验,对热电厂的供热能力、节能运行模式和两热源故障状态下互为备用进行了探索、分析,分析表明:
   (1)考虑供热量需求,并能在发生故障时及时得到调整以满足重点用户的供热需求,应选择双热源系统。从供热费用来看,当供热面积在100~160万m2范围内时应采用方案1,即供暖初、末寒期以热电厂为单独热源,严寒期以玉涧堡锅炉房为主要热源、热电厂为辅助热源。
   (2)随着宝鸡市集中供热的快速发展,当供热面积增加到170~200万m2之间时应采用方案3的第2种方案,即整个供暖期热电厂为主要热源,玉润堡锅炉房为辅助热源。
   通过对宝鸡热力公司双热源枝状管网的水力工况、热力工况调节分析,为类似双热源供热系统的水力调节特性设计与并网调度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