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土丘陵区飞播油松林种内竞争及其密度效应研究
【6h】

黄土丘陵区飞播油松林种内竞争及其密度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样地设置

3 飞播油松林种内竞争

4 造林密度对油松生长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油松是黄土丘陵地区主要人工林类型,它分布范围广,保持水土能力强,生产力高,除具有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功能外,还可培养成为用材林,在黄土高原开发和治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油松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在黄土高原地区成为主要的飞播造林树种。但长期以来,对于飞播油松林的种内关系研究甚少。
   本文以宣川一带 30a 龄飞播油松纯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内竞争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希望为飞播油松的合理管理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应用逐步扩大范围法,确定飞播油松林在小径级范围内邻体竞争范围为3m;随着对象木径级的增大,邻体竞争范围有增大的趋势。随着距离的增加,油橙基株周围邻体数量越来越多,总体竞争强度随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大,且呈现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CI=Alnd+B。
   2.油松邻体竞争强度随着对象木胸径的增大而减小,呈现显著的幂函数关系:CI=AD-B,当对象术胸径达到20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不大。
   3.坡度大小对飞播油松成林具有一定的影响,过大和过小的坡度都不利于飞播油松成林,在当地,油松林多集中在22°~32°的坡度范围内。
   4.密度大小对个体胸径的均匀性有所影响,当密度过高和过低时,油松林内植株胸径分化不明显。油松植株的径、高生长与密度密切相关,当密度较高时,胸径、树高及径高比都与密度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D=ap-b,H=ap-b,(D/H)=ap-b。
   5.油松密度与生物量总体上服从-3/2自疏法则,但不同坡向,不同生境条件对油松的生长影响明显,从而与自疏法则产生一定的偏离。
   6.密度大小对林下幼苗更新有一定的影响,对不同密度的油松,应采取不同措施对其进行管理,以促进其更新。对于森林经营管理,综合各方面考虑,当30a龄飞播油松林的保留密度在1500~2000株/ha时,能得到较高的收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