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洛阳市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应用研究
【6h】

洛阳市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国外滨水景观研究的现状

1.3国内滨水景观研究的现状

1.4洛阳城滨水景观的历史与现状

1.5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小结

2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2.1滨水环境与城市的关系

2.2滨水城市驳岸的设计原则

2.3滨水景观节点设计要点

2.4滨水景观的园路设计

2.5城市滨水区的植物造景设计

2.6城市滨水景观照明设计原则

2.7小结

3洛阳滨水景观相关历史文化研究

3.1多种文化在洛阳的存在

3.2洛阳的地域文化

3.3小结

4洛阳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4.1洛浦公园滨水景观带概述

4.2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节点对历史文化的借鉴与创新

4.3历史文化在景观小品中的匠心独运

4.4特色门头设计

4.5对细节的设计与表现

4.7景观照明设计与表现

4.8小结

5关于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节点的设计构想

5.1入口景观节点设计构想

5.2景观小品设计构想

5.3打造舒适宜人的人性化空间

5.4小结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滨水景观设计中对历史文化的应用探讨在我国现代滨水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归纳总结的方法,以洛阳市洛浦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历史文化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
  1.通过分析滨水环境与城市的关系,以及滨水景观驳岸、景观节点、园路、植物、滨水区景观照明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阐述城市滨水区旧区更新、改善滨水生态环境、创造舒适怡人的文化生活、营造恬静优美的水岸景观的重要性。分析认为,滨水景观各个要素及滨水景观照明设计是景观规划中对历史文化的设计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通过对洛阳市滨水景观的相关历史文化进行研究,认为佛教文化、丝路文化、牡丹文化与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在洛阳交织与发展;河洛文化、民间工艺文化、民俗文化等形成了洛阳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随着历史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不断融入到具时代特征的地域文化元素中。提出增加红色旅游体验区,让游人体验红色文化;建立以反映洛阳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文化的主题广场,唤起人民对于本土历史文化的珍重和保护意识,唤醒滨水景观带的地域人文特色。
  3.以洛阳历史文化为基础,对景观节点、特色门头、特色铺装、驳岸、植物造景以及景观照明设计等方面的案例进行分析,论述滨水景观设计对历史文化的应用、借鉴与创新,从而体现洛阳历史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4.通过对洛浦公园滨水景观的现状分析,对景观节点进行设计构想,对入口景观节点与景观小品设计提出了优化方案;关注景观中的细节的设计,增加亲水设施,打造舒适宜人的人性化空间;加强对荒置河滩的开发和利用;建议设置水禽栖息地和观鸟台,吸引鸟类栖息,打造人与自然生态的亲密接触;提出生态教育和户外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并对滨水区的安全和治安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研究在阐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及洛阳滨水景观相关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洛阳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并根据洛浦公园现有景观的局限性,结合历史文化内容进行了景观节点的设计构想,在人文关怀方面也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对历史文化在当代滨水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具有借鉴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康蕾;

  •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学科 艺术设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俞进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6.43;
  • 关键词

    滨水景观设计; 地域人文特色; 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