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EM的科技新星内涵结构视角下的管理机制研究
【6h】

基于SEM的科技新星内涵结构视角下的管理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目的和研究意义

1.2研究现状及评述

1.3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概念界定

2.2相关理论

3科技新星内涵指标体系设计与研究

3.1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3.2科技新星内涵指标体系的设计

4 基于SEM的科技新星结构模型构建

4.1 科技新星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2问卷调查的设计

4.3数据质量分析

4.4模型建立与评价

4.5假设检验与结论

5 科技新星管理理论探索

5.1过程管理系统构造图

5.2基于四维度关系的管理原则

5.3科技新星管理理论探索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建议

6.3 局限之处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问卷设计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在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创新型人才作为科学后备军的力量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家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并颁布一系列的扶持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的各项培养计划,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陆续出台和实施,部分地方政府也先后实施具有各省特色的青年科技人才管理计划,如北京市1993年开始颁布并实施的科技新星管理办法,2009年陕西省开始设立的“青年科技新星”培育专项计划。
  目前,在理论研究中,很多学者关注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管理政策建议和培养方案的研究,在实证研究中,很多学者关注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鲜有文献重点研究这一特殊群体的结构维度,以及各维度之间的关联,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和管理的理论基础。为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技术手段进行理论实证研究,提出科技新星内涵的四维结构,得出结论职能素质和学术水平、职能素质和科研能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职能素质、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对科研成果正相关关系,并以实证研究的科技新星内涵结构维度关系为目标值,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构建出科技新星过程管理路径图,提出管理方案应主要从四个方面执行:①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②人才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③弹性管理方案;④完善激励政策体系。
  本研究所做出的创新努力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人才主要集中在人才评价的指标确定以及人才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阶段;或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政策性建议,而如何从人才内涵的结构维度出发,研究其内部各维度之间关系,从内涵四维度关系出发提出管理方案。

著录项

  • 作者

    苟敏敏;

  •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学科 企业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成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人才管理;
  • 关键词

    科技人才; 管理机制; 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