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部分配筋砌体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6h】

部分配筋砌体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框架填充墙结构的抗震研究

1.2.2 对配筋砌体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及分析程序

2.1 静力理论

2.2 反应谱理论

2.2.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2.2 底部剪力法

2.3 Pushover分析方法

2.3.1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假定

2.3.2 目标位移法和能力谱法

2.3.3 水平加载模式

2.3.4 Pushover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2.4 本文采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

第3章 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

3.1 引言

3.2 工程实例

3.2.1 工程概况

3.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 结构的弹性静力分析结果

3.3.1 振型质量参与系数

3.3.2 自振周期、振型

3.3.3 柱最大轴压比

3.3.4 结构位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罕遇地震下的pushover分析

4.1 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4.2 Pushover分析方法实施的一般步骤

4.3 Pushover分析工况

4.3.1 Pushover荷载工况

4.3.2 塑性铰的属性与设置

4.3.3 水平加载模式的选取

4.4 Pushover分析结果

4.4.1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

4.4.2 能力谱与需求谱

4.4.3 塑性铰分布

4.4.4 层间位移角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地震灾害中,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使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早期刚度大大增加,吸收较大的地震力。填充墙本身的强度低,在地震作用下很快出现裂缝、破坏,甚至倒塌。地震灾害表明,大多数框架结构的主体框架震害一般较轻,主要破坏发生在围护结构和填充墙,这类破坏仍然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且震后的修复工作量很大,费用也很高。配筋砌体建筑经多次地震的考验,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为了加强逃生通道的安全性,对楼梯间填充墙体用配筋砌体的部分配筋砌体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
   论文对部分配筋砌体框架填充墙结构体系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介绍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及分析程序,论文所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为MIDAS/Gen8.0。
   2.分别对框架填充墙模型、部分配筋砌体框架结构的两个模型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计算三个模型的弹性地震响应,根据振型质量参与系数、自振周期、结构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角、柱最大轴压比等进行对比分析,同规范规定限值进行比较,探讨部分配筋砌体框架结构体系在多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
   3.对三个模型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进行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能力谱与需求谱以及性能点处的塑性铰分布和层间位移角等对比分析,研究部分配筋砌体框架结构体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多遇地震下,部分配筋砌体框架结构的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角较框架填充墙结构均明显减小。罕遇地震下,部分配筋砌体框架结构能减小框架填充墙结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部分配筋砌体框架结构能提高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加强逃生通道的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