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藏马山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6h】

青岛藏马山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综述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植物园相关概论

1.4国内外研究进展

1.5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案例分析与实地调查研究

2.1案例分析

2.2实地调查研究

2.3植物园规划设计分析研究

3章 青岛藏马山植物园规划设计

3.1区位概况分析

3.2藏马山植物园基址分析

3.3藏马山植物园定与规划设计理念

3.4总体规划布局

3.5道路系统及景观节点设计

3.6专类园设计

3.7竖向高程设计

3.8景观建筑与小品设计

3.9公共设施设计

3.10经济技术指标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附件

展开▼

摘要

伴随着全球生态危机加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的植物园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植物园最初的功能便是保护植物种质资源,进行品种驯化、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植物园的规划设计也逐渐增添了观赏、游览、休闲等多种娱乐功能,植物园的建设内容也更加丰富,植物园的科学教育与景观艺术相互渗透,功能日趋完善,在保护生态和美化环境、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及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藏马山植物园位于青岛胶南市西部,是青岛西海岸第一处兼具植物物种资源收集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观赏休闲的综合性植物园。规划设计以植物学理论为主要依据,以环境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参考借鉴克朗奎斯特植物分类体系,将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和植物园规划设计理论应用其中,合理利用植物自身的景观资源,融入植物文化,因地制宜的打造植物景观;同时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文献综述研究系统的阐述了植物园的含义与发展,归纳出植物园的主要类型,对比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了国内和国外部分经典的植物园实例进行案例分析和现场调研,总结了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法。参考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对青岛藏马山植物园进行了规划布局与细部设计,以“一水,两区,二十园”为园区的总体布局。其中,“一水”是指利用原有河流加以改造,形成一条天然主轴线,主要打造滨水景观带和水生植物展示区;“两区”是指将整个园区依据功能来划分,基本按照水系为分界轴线而划分成植物科普教育展示区和观赏游憩休闲区两大区域;“二十园”是指在前面两大功能区的基础上再细分的二十个专类园区,包括耐冬园、牡丹园、木樨园、杜鹃园、木兰园、蔷薇科植物展示园、豆科植物展示园、鸢尾园、石榴园、紫薇园、槭树园、竹园、裸子植物展示园、水生植物展示园以及温室、植物艺术馆、植物科普馆。每一个园区均根据主题植物进行设计,建设具备特色的植物景观,并且将建筑、景观小品与植物紧密的联系起来,把植物文化融入到造景当中,突出植物园的景观特点。通过科学的设计,使青岛藏马山植物园功能齐全、景色优美、别具特色。
  植物园的建设逐渐成为地区文明发展的标志,植物园的建设要贯彻可持续发展与因地制宜的理念,规划设计中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建设出优美和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植物景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