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区志愿者激励体系研究——以睢宁县社区为例
【6h】

社区志愿者激励体系研究——以睢宁县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相关概念界定

1.4理论基础

1.5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睢宁县社区志愿者现行激励机制及问题分析

2.1睢宁县社区志愿服务现状

2.2睢宁社区志愿者队伍现行激励机制构成

2.3睢宁县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存在问题及分析

第三章 基层社区志愿者激励体系构建研究

3.1激励体系构建的目的和原则

3.2激励体系构建研究

第四章 基层社区志愿者激励体系的实施保障措施

4.1 外部激励保障措施

4.2 内部激励保障措施

4.3 协作激励体系保障措施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附录A睢宁县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社区志愿者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社区生活,社区成为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细胞”。社区志愿者作为志愿者的一种功能分支,在中国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动社区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将个人、家庭、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目前中国基层社区志愿服务仍处于短缺状态,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和体系存在着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如何激励更多人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壮大社区志愿者规模,保持志愿者团队的稳定服务,就需要对社区志愿者激励体系开展系统性研究。 本文以基层社区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激励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分析了基层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了基层社区志愿者激励体系,首先从法律法规和政策、权益保障制度、拓宽资金渠道、宣传志愿文化几方面构建外部激励体系,接着由培训体系、表彰激励体系、考评体系、提升公民参与意识几方面构成内部激励体系,最后结合社区、志愿者自身、志愿者组织和政府等多方面因素构建了“四社S+”协作激励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联动机制。并针对激励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内部激励、外部激励、多方协作三方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确保将激励体系落到实处,切实发挥作用。 本文以睢宁县社区为例,对社区志愿者激励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为基层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以有利于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肖童;

  •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捧未;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社区; 志愿者; 激励; 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