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研究
【6h】

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说明

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点的概况

2.2 试验处理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分析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矿质氮的影响

3.1.1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1.2 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3.1.3 对矿质氮的影响

3.1.4 矿质氮与全氮、有机质的关系

3.2 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3.2.1 施肥对耕层土壤氮素的影响

3.2.2 施肥对20-40 cm土层土壤氮素的影响

3.3 不同施肥对土壤矿化氮的影响

3.3.1 土壤氮素的矿化作用

3.3.2 表层土壤矿化氮与有机质和全氮的关系

3.3.3 表层土壤可矿化氮与有机氮组分的关系

4 讨论

4.1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矿质氮

4.2 对不同有机态氮组分含量的影响

4.2.1 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4.2.2 施肥对不同土层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4.2.3 有机态氮组分与植株吸氮量的关系

4.3 有机态氮的矿化

4.3.1 土壤氮素的矿化作用

4.3.2 可矿化氮和有机氮组分的关系

5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基于16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以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和淹水密闭培养下土壤氮矿化量为参数,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壤稻田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连续16年单施化肥对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矿质氮含量均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无论是在施化肥还是不施化肥的基础上,秸秆还田养分循环利用处理都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矿化氮的含量,各处理三者的含量水平为:化肥+养分循环(NPK+C)>养分循环(C)>化肥(NPK)>不施肥(CK)。
   2、长期单施化肥处理对红壤稻田土壤有机态氮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不施化肥基础上,秸秆还田与养分循环利用(C)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铵态氮、氨基糖氮和未知氮组分的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36.5%,68.4%和73.9%。施化肥基础上养分循环处理(NPK+C)还显著提高了氨基酸氮的含量,提高幅度为71.1%,但未知氮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34.5%。在土壤有机氮各组分中,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含量最高,酸解铵态氮含量次之,氨基糖态氮所占份额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氨基酸氮与水稻吸氮量的相关系数最大,其次是酸解铵态氮和氨基糖氮,证实氨基酸态氮是土壤有机氮组分中最重要的氮素形态。
   3、通过17周的淹水密闭培养发现,各处理土壤氮矿化曲线均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累积矿化氮与施肥处理有密切的关系。秸秆还田与有机养分循环利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可矿化氮含量,而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可矿化氮含量的影响较小。在连续培养17周后,C和NPK+C处理耕层土壤的累积矿化氮量分别比CK提高54.3%和77.1%,而NPK处理仅比CK提高15.2%。
   4、不同施肥模式对20-40cm底层土壤可矿化氮含量的影响规律与耕层土壤基本一致,但影响强度小于耕层土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