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通道烘缸的热流分析及其优化
【6h】

多通道烘缸的热流分析及其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纸机干燥技术的发展

1.2.1 新型干燥系统的发展

1.2.1 传统烘缸的发展

1.3 多通道烘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多通道烘缸国外研究现状

1.3.2 多通道烘缸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

2 多通道烘缸内热流的研究与通道优化

2.1 多通道烘缸的实验

2.2 CFD软件模拟

2.2.1 CFD软件简介

2.2.2 FLUENT软件简介

2.2.3 数学模型

2.2.4 软件模型及计算结果

2.3 多通道烘缸的通道优化

2.4 烘缸进口压力对其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多通道烘缸的应用前景

4 纸机烘缸的供热系统

4.1 传统的三段通汽供热系统

4.2 热泵供热系统的发展

4.2.1 热泵供热系统的分类

4.2.2 热泵

4.2.3 热泵控制

4.3 热泵的研究与应用动态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轻工业是八个重点能源消耗行业之一,约占整个工业总能耗的6.75%,而其中造纸行业就占整个工业总能耗的2%。因此,造纸行业号称能源大户。然而,我国的造纸工业效益并不是很高,随着能源的紧缺与价格的不断攀升,国家也相应地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口号。
   在制浆造纸过程中,纸机干燥部是能源消耗最大的工段,而烘缸是纸机干燥部的关键设备,所以烘缸的干燥效率对整个干燥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热系数则是衡量烘缸干燥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而在烘缸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通入的饱和水蒸汽在冷凝放热时会形成大量冷凝水,冷凝水的导热系数仅为烘缸导热系数的1/87,因此当冷凝水的积存会降低传热系数,表现为很大程度上的阻碍饱和蒸汽中的热量传递到烘缸表面,降低烘缸的干燥效率;甚至当冷凝水积水严重时,会影响纸机的正常运行。因此,造纸工作者一方面采用引入虹吸管和扰流棒的辅助措施、改进蒸汽供热系统等方法来提高传统烘缸的传热系数、另一方面,还积极开发新型的干燥技术,如Condebelt干燥技术、电磁加热干燥技术、微波加热干燥技术等。由于蒸汽成本相对低廉,预计造纸工业未来仍然以蒸汽作为主要热源。而随着造纸设备向高速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排出烘缸中的冷凝水依然是主要瓶颈,而高速运行的烘缸中的冷凝水将更加难以及时排出。基于此,多通道烘缸正是为有效解决烘缸内积水问题应用而生的。
   目前,对于多通道烘缸的干燥机理已经明确。而多通道烘缸若要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还必须对其通道内的热流特性进行相关研究,对其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通道内的热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流体在通道内的传热情况、通道表面的温度分布以及冷凝传热系数。
   (2)对于一定长度的通道,选取几组不同高与宽比例的截面,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比较对应的冷凝传热系数,得出最佳高与宽的比例。
   (3)使用通道的最佳比例尺寸,模拟其在不同进口压力下,其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得出不同工况下对烘缸表面温度的影响。
   本文综述了纸机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通道内热流、通道表面温度分布、冷凝传热系数、通道高与宽的最佳比例、不同进口压力对烘缸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对多通道烘缸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