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牙鲆和石鲽血液指标测定、血细胞形态观察及核型分析
【6h】

牙鲆和石鲽血液指标测定、血细胞形态观察及核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英文缩略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鱼类血液指标和血细胞的研究进展

1.1 鱼类血液指标的研究进展

1.2 鱼类血细胞的研究进展

2.鱼类染色体的研究进展

2.1 鱼类染色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2.2 鱼类染色体核型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血液指标测定及血细胞特点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仪器

1.3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红细胞沉降速率的测定

2.2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2.3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

2.4 血细胞计数

2.5 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血液指标测定结果

3.2 血细胞形态

4 讨论

4.1 血液指标

4.2 血细胞的组成与形态

4.3 采血的影响

第三章 染色体核型分析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仪器

1.3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采血及保存

2.2 外周血细胞体外培养

2.3 外周血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

2.4 核型分析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血液保存时间

3.2 血细胞培养时间

3.3 PHA和ConA两种刺激源的作用

3.4 外周血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条件

3.5 染色体核型分析

4 讨论

4.1 血液保存时间

4.2 血细胞培养温度

4.3 PHA和ConA两种刺激源的作用

4.4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4.5 染色体核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以牙鲆和石鲽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的血液学指标测定方法和血细胞涂片法,测定二者的血液学指标,并观察其血细胞形态;采用外周血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经Giemsa染色、镜检、拍照后进行核型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牙鲆的红细胞密度为(2.44±0.14)×106个/mm3;白细胞密度为(3.28±0.45)×104个/mm3;血红蛋白含量为(6.27±0.42)g/100mL;红细胞渗透脆性为(0.45±0.01)g%;沉降率为(5.73±0.25)mm/h。石鲽的红细胞密度为(2.84±0.26)×106个/mm3;白细胞密度为(5.30±0.14)×105个/mm3;血红蛋白含量为(6.44±0.15)g/100mL;红细胞渗透脆性为(0.45±0.05)g%;沉降率为(4.57±0.07)mm/h。
   2.采用外周血液进行涂片观察,在涂片上可区分出牙鲆和石鲽的红细胞和5种白细胞,他们分别是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未见嗜碱性粒细胞。其中淋巴细胞的体积最小,单核细胞的体积最大;在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血栓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最少;此外还可见正在分裂的红细胞,说明红细胞可在外周血中直接分裂。
   3.采用外周血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PMI1640全血培养基进行培养,从血液保存时间、刺激源PHA(植物血球凝集素)和ConA(刀豆蛋白A)等方面对外周血细胞的培养及其染色体制备条件进行探讨,建立较成熟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方法。结果表明:血液在4℃保存3d后细胞仍可正常生长,ConA和PHA两种刺激源均能促进外周血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血细胞形态和白细胞数目来看,以ConA为刺激源的作用效果好于以PHA为刺激源的作用效果,培养时间以72h最好。牙鲆血细胞在21℃,以终浓度为0.1mg/mL的ConA为刺激源培养72h,在结束培养前4h加入终浓度1.5μg/mL秋水仙素,低渗35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石鲽血细胞在16℃,以终浓度为0.1mg/mL的ConA为刺激源培养72h,在结束培养前4h加入终浓度0.6μg/mL秋水仙素,低渗35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
   4.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牙鲆和石鲽的染色体核型均为2n=48,48t,即24对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臂数为NF=48,未发现多倍体现象,也未发现性染色体和随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