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苹果轮纹病菌和干腐病菌致病症状的比较
【6h】

苹果轮纹病菌和干腐病菌致病症状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苹果轮纹病和干腐病的发生及症状

2.苹果轮纹病和干腐病的研究概况

2.1 病原菌

2.2 生物学特性

2.3 侵染方式

2.4 病害循环

2.5 抗病育种与病菌致病性研究

3.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1.1 干腐病菌的自然接种

1.1.1 材料与方法

1.1.2 结果与分析

1.1.3 结论与讨论

1.2 同株不同枝条的对比接种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与分析

1.2.3 结论与讨论

1.3 同枝条的对比接种

1.3.1 材料和方法

1.3.2 结果与分析

1.3.3 结论与讨论

1.4 单孢子器里的孢子接种

1.4.1 材料与方法

1.4.2 结果与分析

1.4.3 结论与讨论

2 诱导产孢方法的筛选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3 干腐病菌和轮纹病菌在田间的孢子释放动态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苹果轮纹病和苹果干腐病是苹果生产上的两种主要病害,两种病菌可以侵染枝干分别导致病瘤和溃疡斑,也能侵染果实引起轮纹烂果症状。近年来作者在研究中发现,轮纹病瘤能够发展成为干腐病斑,轮纹病病瘤和干腐病斑是否为同一病菌引起的两种症状,值得研究。自2008年,作者采用干腐病枝自然接种、同树不同枝条的对比接种、同枝不同枝段的对比接种、及单孢器中孢子接种方法.验证轮纹病瘤和干腐病斑是否是由同一病菌引起的两种不同症状,结果如下:
   从果园内采集自然发病的干腐病枝,通过悬挂雨淋的自然接种方式,接种富士苹果当年生枝条,接种3个半月后,接种枝条上开始形成典型病瘤,随时间的延长,病瘤数量不断增加。病瘤都出现在接种点以下20~80cm的枝条上。翌年9月份调查发现,不同接种枝条上形成3-243个不等的病瘤,平均每个枝条有痛瘤66个。在痛瘤发展的后期,病瘤周围会出现坏死,并产生分生孢子器。将接种枝条基部灼伤、造成发病部位缺水状态,接种枝条以病瘤或皮孔为中心的形成坏死斑,即典型的干腐病症状。
   从干病痛斑上分离单个子囊孢子和单个分生孢子,从轮纹病瘤上分离病瘤组织和病瘤上的分生孢子器组织,获得四个菌株。经继代培养后,在苹果幼果上诱导产孢,获得分生孢子,用分生孢子接种同树的四个不同枝条。结果表明,在四个菌株接种的枝条上都产生了典型的病瘤,发病枝条上痛瘤的平均数量分别为31、25、5和17个,不同菌株接种枝条在病瘤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四个菌株间存在致病性差异。对已发病2个月的枝条,在基部进行灼伤处理,4d后枝条上以病瘤或皮孔为中心,形成小的溃疡斑,即干腐病的早期症状,四个菌株接种枝条形成溃疡斑的数量分别为12、10、10、14个。溃疡斑发展很快.14d后所有病斑连成一片,30d后枝条枯死,并产生分生孢子器,呈典型的干腐症状。
   用单孢分离方法从干腐病斑和轮纹病瘤上,分离获得两个菌株,在苹果幼果上诱导产生分生孢子后,接种当年生富士苹果同一枝条的不同枝段。两种菌株的3次接种的枝务,都产生了轮纹病瘤。3次接种中轮纹病菌和干腐病菌产生病瘤的接种枝段数分别占总接种枝段的96.7%、77.8%,62.5%和91.4%、85.5%,54.3%;三次接种枝段上的痛瘤平均数分别为11个和13个,分别有3.3%、3.7%,18.7%和6.9%、7.1%,25.7%的接种枝段直接形成溃疡斑,而没有形成病瘤,三次接种溃疡斑的平均个数分别是3个和5个。接种枝条发病后,对整树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干旱处理7d后,接种枝条上出现以病瘤或皮孔为中心的溃疡斑,溃疡斑发展很快,14d后连为一片,30d后形成分生孢子器,呈典型的干腐病症状.将两种病菌接种后发病的病瘤和病瘤坏死进行组织分离,将得到的病菌与对应接种菌株进行ITS序列比对,其序列一致性均为100%。
   孢子器中的孢子接种试验中,由单个分生孢子器中产生的干腐病菌孢子角和轮纹病菌孢子角能够侵染枝条,产生病瘤症状。
   上述试验表明,苹果轮纹痛瘤和干腐病斑是由同一病菌引起的两种症状.当枝条正常生长时,病菌侵染诱发轮纹病瘤,当枝条受水份协迫时,组织内病菌迅速扩展,诱发千腐病症状。
   本文还探讨了诱导轮纹病菌快速产孢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伤口接种苹果幼果,在果实产生褐色病斑后,置于黑光灯下培养,能大量诱导苹果轮纹病菌产生分生孢子。每个幼果上产生的分生孢子的数量可配制300-500ml,浓度超过104个/ml孢子悬浮液。
   2009年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孢子释放动态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2009年苹果轮纹病斑从4月开始释放孢子,直到11月底田间仍然能够捕捉到孢子,孢子释放高峰出现7月份和9月份的雨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