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脂肪对鹅产肝性能及品质影响研究
【6h】

不同脂肪对鹅产肝性能及品质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鹅肥肝的研究进展

1.1 鹅肥肝营养价值

1.2 鹅肥肝品质研究

1.3 鹅肥肝形成机理

1.4 肥肝生产的影响因素

2 脂肪酸研究进展

2.1 脂肪酸的命名与分类

2.2 脂肪酸的来源

2.3 脂肪酸的吸收代谢

2.4 脂肪酸的生理作用

2.5 日粮添加不同脂肪对动物的影响

3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脂肪对肥肝鹅体型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脂肪对鹅产肝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脂类代谢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为研究不同脂肪对鹅体型指标、生产性能、肝品质、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案将100只同批孵化、体重相近的鹅随机分为4个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1%等量的鹅油、羊油、玉米油和豆油,填饲结束后屠宰取样分析,初步探索不同脂肪对鹅体型指标、产肝性能、品质、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旨在为鹅肥肝品质的调控筛选出最佳脂肪和饲粮配制技术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试验结果表明:
   1不同脂肪对肥肝鹅体型指标的影响运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肥肝重与体型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在肥肝鹅填饲日粮中添加不同脂肪,研究其对肥肝鹅体型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
   (1)肥肝重与胸宽(X3)和盆骨宽(X10)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8、0.555,其中肥肝重与盆骨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与胫长(X7)达显著的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435。
   (2)肥肝重与体斜长(X1)、颈长(X2)、胸宽(X3)、颈围(X4)、喙宽(X5)、龙骨长(X6)、胫长(X7)、胫围(X8)、体重(X9)、盆骨宽(X10)的回归方程:y=-185.23+6.14X1+19.23X2+41.15X3-100.78X4+220.72X5+7.14X6+55.12X7+19.28X9+13.81X10。
   (3)通过在肥肝鹅日粮中添加不同脂肪,羊油组的颈围与其他三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体斜长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2不同脂肪对肥肝鹅产肝性能及品质的影响对肥肝鹅产肝性能及品质测定结果表明:
   (1)鹅油、羊油、玉米油与豆油组的肝重分别为907.55g、889.82g、883.45g、801.91g,鹅油、羊油、玉米油组与豆油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豆油组提高了105.64g、87.91g、81.54g。
   (2)各组腹脂重、腹脂率、料肝比和日增重等差异不显著(P>0.05)。
   (3)不同脂肪对鹅肝和胸肌的常规营养成分没有影响(P>0.05)。
   (4)添加羊油使鹅肝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添加玉米油使鹅肝中的棕榈油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添加玉米油和豆油均能够显著增加鹅肝中亚油酸的含量(P<0.05)。
   (5)鹅油、羊油还能够显著增加胸肌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玉米油、豆油能够显著增加胸肌中亚油酸的含量(P<0.05)。
   表明鹅油、玉米油和羊油能够提高鹅肝重,豆油最差;不同脂肪对鹅肝和胸肌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影响较少,但能够明显改变脂肪酸成分的含量。
   3不同脂肪对鹅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对鹅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不同脂肪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玉米油和豆油使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鹅油能够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表明鹅油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添加玉米油和豆油使机体易发生脂质过氧化,可考虑添加抗氧化剂;鹅油是比较理想的脂肪来源。
   4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脂类代谢的影响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脂类代谢结果表明:不同脂肪肥肝鹅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羊油组脂肪酶(LPS)的含量显著升高;豆油组脂蛋白脂酶(LPL)的含量显著升高;玉米油组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显著升高;玉米油组中的磷(P)含量显著升高;不同脂肪对血清中的淀粉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钙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脂没有影响,不同脂肪能够影响LPL、LPS和AKP的活性使肥肝鹅体内脂肪合成、脂类转运通道趋饱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