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学对比的实验研究
【6h】

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学对比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简略语表

前言和文献回顾

实验材料

研究内容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学对比的实验研究

总 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通过建立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探讨其超声表现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以期根据影像学改变评估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为临床提供新的辅助诊断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神经夹持方法制作实验性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动物模型。将无菌输液器管剪切成条状,用尼龙线将其固定在夹伤处神经上段的神经外膜,作为标志;分别在建立模型前和建立模型后对各组动物行双侧坐骨神经高频超声检查,由同一操作者进行。将兔麻醉后俯卧位固定于兔板上,双下肢拉直分开。根据对称的特点,分别在双侧坐骨神经的同一水平面上用高频线阵探头沿神经解剖走行上下反复连续扫查,利用放置的条状物所反映的条状强回声来识别挤压处。观察、对比双侧同一水平面上神经的内径、连续性、神经鞘膜的完整性及神经内部的回声表现。在超声下测量双侧坐骨神经的内径并记录。 检查完毕后,按不同的观察时间将各组动物分别处死。于挤压伤处的近、远端取材,分别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光学显微镜观察。并以同法于对照侧取材、固定、光镜观察,分别记录病理结果。 实验结果:对照侧、损伤侧肢体功能的变化:对照侧后肢活动自如,展趾功能正常(展趾功能:用手握住兔颈部皮肤,将兔提离地面,观察其后肢足趾展开程度);损伤侧均出现踝下垂,展趾功能完全消失,足掌出现溃烂,部分动物出现自噬残肢现象。挤压伤4周时,损伤侧部分出现轻度展趾功能的恢复。8周时损伤侧展趾功能全部出现轻度恢复。 双侧坐骨神经同一水平面超声声像图的对比:对照侧坐骨神经横切面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回声结构,内有散在点状回声;纵切为回声中等的管状结构,内有较强的线状平行回声结构。损伤侧坐骨神经表现:1周时线性回声连续性部分中断,中断区多为低回声,但仍有部分正常的线性平行回声,内径增粗。2周时变化程度达高峰,线性回声连续性差,中断区以暗淡回声为主,神经走行弯曲,内径明显增粗;4周时变化程度开始变小,线性回声连续性及内径较第2周略有改善,中断区表现为暗淡或低回声;第8周时变化程度变小较明显,线性回声连续性较好,中断区基本消失,内径恢复较好。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学检查正常坐骨神经纤维排列整齐,髓鞘结构正常且分布均匀,神经纤维间可见少量的雪旺细胞分布。1周时损伤神经远段轴突肿胀,部分髓鞘崩解;2周时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轴突几乎完全消失,出现空泡变性,髓鞘大部分崩解,部分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形成大片的灶状出血;4-8周髓鞘崩解物质部分吸收,雪旺细胞明显增生,这些变化称为华勒变性或瓦勒变性(Wallerian)。 坐骨神经内径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第2周的内径与其他各观察时间段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第2周内径变化最大;除第8周外,正常组与其他各观察时间段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从第1周开始内径发生变化,到第八周时已基本恢复正常(P>0.05)。 实验结论:本实验挤压伤神经经病理检查证实挤压处及其远段均出现不同程度华勒变性,说明本实验制作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成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观察时间,高频超声所表现的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的二维图像和内径均有不同,这种变化与损伤侧展趾功能的丧失和恢复及损伤神经的病理变化过程基本一致。这说明高频超声可以实时、动态、准确的观察到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