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丙酚麻醉对小鼠脑内GABA能神经元激活作用的研究
【6h】

异丙酚麻醉对小鼠脑内GABA能神经元激活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全麻药的中枢机制研究现状

二、c-fos 基因在全麻机理研究中的意义

三、全麻研究的热点及展望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异丙酚麻醉对 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内 Fos 蛋白表达的观察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异丙酚麻醉对 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内 GABA 和 Fos 共存表达的观察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全身麻醉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但全身麻醉的机理仍然不甚明了。尤其是全身麻醉的中枢机制,一直是麻醉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近年来,异丙酚由于起效快、清除迅速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但异丙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离体和在体实验均表明异丙酚能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增强抑制性突触后电流,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但就其对突触前机制的研究甚少,异丙酚是否对GABA能神经传递的突触前神经元—GABA能神经元也有一定的作用将是本实验的重点。
  研究目的:观察异丙酚麻醉过程中谷氨酸脱羧酶67-绿色荧光蛋白(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内Fos蛋白及GABA能神经元的活化情况,以了解突触前神经元在全麻机理中的可能作用,为阐明静脉麻醉药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靶位及机制提供资料。
  研究方法:成年雄性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20只(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提供)随机分为2组:C组(CGroup):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T组(TGroup):实验组,又分为三个亚组T1(5min),T2(30min),T3(1h)。采用腹腔注射异丙酚(130mg/kg)麻醉,分别在注射后5min,30min,1h进行行为学评分,按照评分标准打分,评价其麻醉状态。随后立即处死并取脑,制取脑薄片(片厚30μm),分套收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神经元活化标记物Fos在全脑的表达分布情况。用上述制备待用的脑薄片,进行GABA能神经元与Fos的免疫荧光双标染色。
  研究结果:
  1、行为学结果:在腹腔注射异丙酚后5min、30min和1h时行为学评分分别为5min时13分,30min时14分,1h时9分,表明5min和30min均能达到适度或深度麻醉效果,而1h时则处于过渡状态。
  2、对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内Fos蛋白表达的观察:与对照组相比,Fos在海马CA1、杏仁核(MeA)、丘脑室旁核(PV)、下丘脑室旁核(PaV)、齿状回(DG)、下丘脑腹内侧核(VMH)、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表达在三个时间点都有明显增加(P<0.05),在嗅球外丛状层(EPI)有表达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3、对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内GABA和Fos蛋白共存表达的观察:腹腔注射异丙酚后5min、30min和1h下丘脑腹内侧核有GABA与Fos共存,共存的细胞占该区域Fos阳性神经元分别为:T1:80.3%,T2:89.7%,T3:91.6%,C:24.9%。此外,在下丘脑室旁核也可见GABA与Fos共存,共存率为:T1:19.6%,T2:39.7%,T3:41.6%,C:8.6%。
  研究结论:静脉麻醉药异丙酚能诱导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内相关核团GABA神经元和Fos共存,并具有部位差异性。其中下丘脑腹内侧核GABA能神经元活化可能是异丙酚麻醉致意识消失的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