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6h】

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 献 回 顾

1 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 )损伤

2 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Post )

3 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Post)与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的比较(表 1)

4 缺血后处理的临床应用前景

5 结语

正文

缺血后处理对老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WHO《世界卫生统计2008》报告:在未来的二十年,随着中低收入国家人群进入老龄化,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将会大幅度增长。从全球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将从2004年的1710万增加到2340万。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有约380万男性和340万女性死于冠心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尽早进行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无论是使用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还是急诊冠脉搭桥(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都是最有效的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和改善临床预后的策略。然而,缺血心肌恢复血流灌注的过程中,可以诱导损伤,这种现象,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减少心肌再灌注产生的有利影响。这种形式的损伤,可以使那些在再灌注前即刻仍然存活的心肌细胞在再灌注后很快死亡。这种形式的心肌损伤本身可以诱导心肌细胞死亡和增加心肌梗死面积,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尽管给予最适的心肌再灌注治疗,AMI后死亡率仍然接近10%,AMI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仍然接近25%。AMI动物模型研究表明,最终的梗死面积,其中50%是致命的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这些实验模型中,许多治疗方法都显示出能够改善致命的再灌注损伤。然而,将这些能够改善再灌注损伤的实验方法运用到临床的时候,结果却令人非常失望。虽然如此,但是在2003年,赵志青教授等报告在体犬心局部缺血45min后,再灌注开始早期给予三个循环的30s心肌缺血/30s心肌再灌注,可明显减小犬心肌梗死面积。并将这种心脏保护作用命名为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Post)。之后不久,Staat和Laskey分别在临床上进行PCI的AMI患者身上进行IPost,结果发现IPost能够减小心肌梗死面积达36%以及促进心肌再灌注。
  虽然IPost诱导产生心脏保护作用的确切机制仍然没有完全清楚,但是发现可能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细胞内Ca2+超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凋亡心肌细胞的死亡,减少中性粒细胞积累以及延迟中性pH的恢复。此外,发现IPost激活再灌注损伤补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途径,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途径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ing kinases,ERK)途径。最近,一些研究发现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beta,GSK-3β)Ser9磷酸化能促进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
  IPost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成年鼠类离体心脏上进行的,并发现心脏保护信号及促细胞生存机制可能涉及PI3-K/Akt,ERK1/2以及GSK-3β等。最近有一些研究发现IPost未能保护老年小鼠心脏。但是关于IPost的保护作用能否在老年大鼠或人身上获得及相关机制还是知之甚少。
  研究目的:
  (1)确定成年大鼠在体心脏急性缺血后再灌注即刻给予缺血后处理能否保护心脏,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2)评价缺血后处理能否减轻老年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并比较后处理保护作用在成年大鼠与老年大鼠之间的区别。
  (3)初步确定老年大鼠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是否与心肌细胞内PI3-K/Akt及GSK-3β的磷酸化有关,如果有关,则激活PI3-K/Akt和GSK-3β可能是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的治疗手段。
  实验方法:
  1.成年(3-4个月)及老年(16-18个月)雄性SD大鼠,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麻醉后,行左侧开胸术,6-0丝线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大鼠心脏缺血30min,再灌注3h。
  2.针形电极置于大鼠四肢皮下,连续记录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自右侧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左侧颈外静脉插管给药。
  3.实验共分为10组,成年及老年大鼠各5组(n=8/成年组,n=6/老年组)。①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组(I/Radult)及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组(I/Raged):大鼠造模,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前后不再给予其他干预;②成年大鼠缺血后处理组(IPostadult)及老年大鼠缺血后处理组(IPostaged):大鼠造模,再灌注即刻给予缺血后处理(4×10sI/10sR),再无其他干预;③成年大鼠缺血后处理联合LY294002组(IPost+LYadult)及老年大鼠缺血后处理联合LY294002组(IPost+LYaged):LY294002是选择性的PI3K抑制剂,大鼠造模,再灌注即刻给予缺血后处理(4×10sI/10sR),同时由另一术者经大鼠左侧颈外静脉给药LY294002(0.3mg/kg),再无其他干预;④成年大鼠药物载体组(Vehicleadult)及老年大鼠药物载体组(Vehicleaged):大鼠造模,再灌注即刻给予缺血后处理,同时给予0.02%的DMSO(与IPost+LY组等容积,而不含有LY294002);⑤成年大鼠假手术组(Shamadult)及老年大鼠假手术组(Shamaged):未造模大鼠,颈部切开,气管插管,开胸,前降支下缝线等过程均同造模组,只是不进行冠脉结扎。
  4.在缺血前及再灌注3h后取血0.5mL,离心,取血清-70℃保存,用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酶活性。
  5.再灌注结束时,采用Evans blue与TTC染色测量缺血区及梗死区面积。
  6.上述10组,各组均额外再做4只大鼠,缺血30min,在再灌注15min时,取缺血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缺血心肌组织Akt,GSK-3β蛋白含量及其磷酸化水平。
  实验结果:
  1.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HR)、LVDP以及±dP/dtmax
  (1)心率:在所有监测的时间点I/Radult,IPostadult及IPost+LYadult组之间;I/Raged,IPostaged及IPost+LYaged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单就I/R组而言,在基线、I5min,R15min及R30min时老年大鼠的心率明显低于成年大鼠组。就IPost及IPost+LY组而言,老年大鼠与成年大鼠心率没有差异。
  (2)LVDP:所有监测的时间点I/Radult,IPostadult及IPost+LYadult组之间;I/Raged,IPostaged及IPost+LYaged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单就I/R组而言,基线、R5min,R1h及R2h时老年大鼠的LVDP明显低于成年大鼠组。就IPost组而言,R5min和R2h时老年大鼠的LVDP明显低于成年大鼠组。就IPost+LY组而言,R2h和R3h时老年大鼠的LVDP明显低于成年大鼠组。
  (3)+dP/dtmax:R5min,R2h及R3h,IPostadult组大鼠+dP/dtmax明显高于I/Radult及IPost+LYadult。但在所有监测的时间I/Raged,IPostaged及IPost+LYaged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单就I/R组而言,老年大鼠与成年大鼠之间没有差别。就IPost组而言,整个再灌注期间除了R1h时,老年大鼠的+dP/dtmax明显低于成年大鼠。就IPost+LY组而言,只是在R30min时老年大鼠的+dP/dtmax明显低于成年大鼠组。
  (4)-dP/dtmax:R2h及R3h,IPostadult组大鼠-dP/dtmax明显高于I/Radult及IPost+LYadult。但在所有监测的时间I/Raged,IPostaged及IPost+LYaged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I/R组和IPost+LY组,只有I5min时,老年大鼠的-dP/dtmax明显高于成年大鼠。但在IPost组,R5min和R15min时,老年大鼠的-dP/dtmax都明显低于成年大鼠组。
  2.冠脉LAD阻塞后缺血危险区(areaatrisk,AAR?以%LV表示)在除Sham组外的其余各组之间是可比的(I/Radult,52.8±5.2%;IPostadult,52.0±5.0%;IPost+LYadult,52.2±5.8%;I/Raged,51.3±7.2%;IPostaged,53.8±3.5%;IPost+LYaged,51.1±5.8%;所有P=NS)。正如所期望的,与I/R组相比,IPost明显减小梗死面积(Infarctsize,IS;以%AAR表示)(IPostadultvs.I/Radult:11.9±1.6%vs.30.2±2.8%,P<0.05;IPostagedvs.I/Raged:13.7±2.5%vs.27.5±3.5%,P<0.05)。再灌注同时给予PI3K抑制剂LY294002,结果取消IPost的减小IS的作用(IPost+LYadultvs.IPostadult:30.1±2.9%vs.11.9±1.6%,P<0.05;IPost+LYagedvs.IPostaged:33.4±7.0%vs.13.7±2.5%,P<0.05)。而在I/Radult组与I/Raged组、IPostadult组与IPostaged组、IPost+LYadult组与IPost+LYaged组IS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P=NS)。
  3.在术前,老年组血清CK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成年组,LDH水平老年与成年组之间均无差异。术前,CK与LDH水平在老年组内部及成年组内部各组间也无差异。与术前相比,再灌注3h后各组CK及LDH水平显著升高(所有P<0.05)。再灌注3h后IPost组CK与LDH水平升高幅度均显著低于I/R组(所有P<0.05)。给予PI3K抑制剂LY294002后,CK与LDH水平升高幅度均比IPost组高(所有P<0.05),但与I/R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4.任两组间总Akt(t-Akt)与总GSK-3β(t-GSK-3β)水平无差异。但是不论是成年组大鼠还是老年组,与I/R组相比,IPost均显著增加p-Akt水平(p-Akt/t-Akt:IPostadultvs.I/Radult:0.64±0.04vs.0.40±0.09,P<0.05;IPostagedvs.I/Raged:0.63±0.03vs.0.39±0.01,P<0.05)。给予LY294002后可阻断Akt磷酸化(p-Akt/t-Akt:IPost+LYadultvs.IPostadult:0.34±0.07vs.0.64±0.04,P<0.05;IPost+LYagedvs.IPostaged:0.35±0.09vs0.63±0.03,P<0.05)。同样,IPost也明显增加GSK-3β磷酸化水平,而LY294002则阻断GSK-3β的磷酸化。
  结论:
  1.再灌注即刻给予缺血后处理能够减小成年SD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降低CK及LDH升高水平,并能够部分改善心脏功能。
  2.缺血后处理可减小老年SD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时心肌梗死面积,降低CK及LDH升高水平,但未能改善心脏功能。
  3.缺血后处理对成年及老年大鼠心脏保护作用可能与Akt及GSK-3β磷酸化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