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干预作用的临床追踪研究
【6h】

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干预作用的临床追踪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文献回顾一

糖尿病与牙周炎

文献回顾二

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正 文

牙周基础治疗对 II 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干预作用的临床追踪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 结

参考文献

附 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牙周基础治疗前后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相关指标、空腹血糖及血清中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短期及长期变化状况进行观察监测,评价不同治疗时间间隔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及对空腹血糖和血清中糖基化终产物的变化影响,初步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与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提供进一步的临床理论依据。
  方法:本课题按照“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相关关系及相应治疗方案的研究》设计实验内容,并经组长单位北京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方案具体实施。招募西安市患有中等程度以上牙周炎、并经内分泌科专科诊断伴有Ⅱ型糖尿病的志愿者40例做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填写知情同意书后纳入临床实验。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及后续定期维持治疗的干预组20例(DM1组),另一组为未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非干预组20例(DM2组)。在之后的随访中两组共有10位患者退出(各组5例,失访率25%),最终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患者人数均为15例。将首次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后即刻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AGEs设立为基线水平。两组患者需按照自基线之后第3、9、21个月(即按照时间间隔为3、6、12个月)的复诊时间定期复诊。每次复诊时先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肘部静脉血,将部分静脉血样本交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检验科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另外部分静脉血样本提取血清后-70°保存,统一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样本的AGEs含量;血样采集完毕后随即对两组患者进行牙周电子探针检查,记录PD、AL;对DM1组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DM2组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本实验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组内、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用x±s表示;样本正态性检验使用K-S单样本检验,采用α=0.10的验校水准;双变量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DM1组组内各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前后比较
  1.1.各复诊时间点的各项指标与基线水平比较
  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DM1组各复诊时间点的PD、FPG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复诊时间点的AL、AGEs含量均高于基线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不同复诊时间点的各项指标间比较
  DM1组第3、9、21个月复诊时的PD、FPG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个月复诊时的AL显著高于第3、9个月复诊时的AL,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复诊时间点的AGEs含量随复诊时间间隔的增加而依次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2.DM2组组内各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前后比较
  2.1.各复诊时间点的各项指标与基线水平比较
  DM2组各复诊时间点的PD、AL、AGEs含量显著高于基线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9、21个月复诊时的FPG显著高于基线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复诊时间点的各项指标间比较
  DM2组第21个月复诊时的PD显著高于第3、9个月复诊时的PD,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复诊时间点的AL、FPG、AGEs含量随复诊时间间隔的增加而依次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组间各时间点的各项指标比较
  3.1.两组组间比较各项指标的基线水平
  DM1组和DM2组各项指标的基线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2两组不同复诊时间点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
  DM2组第3、9、21个月复诊时的PD显著高于DM1组同期复诊时的PD,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同复诊时间点的AL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第21个月复诊时的FPG、AGEs含量显著高于DM1组同期复诊时的FPG、AGEs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相同指标间差值的比较
  4.1.PD:
  DM1组d(0-3)显著高于d(3-9)、d(9-21),有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d(9-21)显著高于d(0-3)、d(3-9),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d(0-3)、d(9-21)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AL:
  DM2组d(9-21)显著高于d(0-3)、d(3-9),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d(9-21)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FPG:
  DM2组d(0-3)显著低于d(3-9)、d(9-21),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d(0-3)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AGEs:
  DM1组d(0-3)显著低于d(3-9)、d(9-21),有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
  各时间间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d(0-3)、d(9-21)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相关性分析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各项指标均为正态分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1、经过牙周基础治疗,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第3个月时PD、FPG改善最为明显,之后则保持长期相对稳定水平。
  2、定期有效的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症状况的改善有一定作用,但对牙周附着的改善作用不够明显。
  3、定期有效的牙周基础治疗对血清中AGEs含量的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