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移植前输注供体细胞诱导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实验研究
【6h】

移植前输注供体细胞诱导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T 否决细胞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的研究

正文

第一部分 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小鼠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移植前输注供体细胞诱导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实验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已经成为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由于生物种系及个体间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bility complex,MHC)存在差异,同种异体移植时将产生双向排斥反应,即移植物抗宿主(graft versus host,GVH)和宿主抗移植物(host versus graft,HVG)反应。由于单倍体相合供受者间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差异显著,移植排斥反应重,移植前往往需要大剂量的放化疗清除宿主免疫系统及肿瘤细胞,预防排斥、促进植入,同时需去除供者干细胞中的T细胞以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并且加大输注的供者造血干细胞数量以促进植入。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ST)由于移植前放化疗强度降低,移植相关毒性减轻,越来越符合现代治疗学的要求。然而非清髓性单倍体或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mismatch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mis-HSCT)一方面预处理强度降低,另一面供受者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合,常导致移植物排斥,移植后供者细胞植入率低,甚至植入失败。如何促进植入一直是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如何在非清髓或减低毒性的(reduced intensity conditioning,RIC)前提下进一步降低预处理强度,实现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对于临床移植具有重要意义。因其不仅保留了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长处,进一步降低了移植相关毒性,解决了相合供者来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弊弃了其短处,即移植排斥反应大。
  目前已知,宿主体内的T细胞是介导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其清除或者诱导免疫无能对于促进植入具有重要意义。去除或抑制供者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可以明显降低GVHD的发生率,表明同种异体反应性细胞的去除对于减低异体排斥反应确实可以减轻异体排斥。因而我们设想,通过去除受者体内同种异体反应性T的方法减轻宿主对供者细胞的排斥,促进植入。阿糖胞苷为抗嘧啶类抗代谢药,主要作用于S期的细胞,对于分裂活跃的细胞尤为敏感。体外实验证实免疫细胞接触抗原64h时细胞毒作用达到峰值,我们通过移植前输注供鼠细胞诱导宿主T细胞产生针对供鼠的同种异体反应,并在细胞免疫达到峰值之前利用阿糖胞苷将宿主体内这种同种反应性T细胞清除,这样宿主体内淋巴细胞池针对同一抗原的免疫能力相对耗竭,短时间内接触同一抗原,将产生免疫耐受,从而促进供体细胞植入。
  第一部分: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小鼠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模型,为研究移植前输注供体细胞诱导免疫耐受提供研究平台。
  方法: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以CB6F1雌性小鼠为受鼠,移植-1d予450cGy全身照射(TBI)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移植0d输注C57BL/6雄性小鼠骨髓有核细胞5×107/只,对照组不予移植。监测受鼠造血恢复、检测供鼠Y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基因(SRY),以及外周血供体细胞尤其CD3+细胞嵌合状态,同时观察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小鼠均未见小鼠死亡,各组小鼠均未见明显aGVHD表现,移植后30d内白细胞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实验组小鼠SRY基因在移植后14d、30d、60d时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结果均阳性,供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嵌合率移植后14d、30d、60d时分别为23.8%±4.6%、36.9%%±13.7%、19.4%±7.5%vs49.9%±3.6%、53.2%±7.6%、54.4%±4.8%vs67.6%±3.1%、51.6%±4.3%、56.9%±2.9%,其中CD3+细胞嵌合率分别为4.4%±4.6%、21.2%±6.4%、54.4%±4.1%。
  结论:450cGyTBI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可以诱导受鼠免疫耐受、供体骨髓细胞植入,嵌合率处于中低水平混合嵌合状态。
  第二部分:移植前输注供体细胞诱导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移植前输注供体细胞,能否诱导宿主免疫耐受、促进供体骨髓细胞植入。
  方法:实验分为Ara-C+TBI+BMT,SC+Ara-C+TBI+BMT,BMC+Ara-C+TBI+BMT3组,以CB6F1雌性小鼠为受鼠,C57BL/6雄性小鼠为供鼠,移植前-3d经尾静脉输注供鼠脾细胞或骨髓细胞3×107,输注细胞后24h和48h分别通过腹腔注射阿糖胞苷0.015g/d,-1d时予450cGy全身照射(TBI),移植当天输注供鼠骨髓有核细胞5×107/只。监测受鼠白细胞恢复、外周血供鼠CD3+细胞嵌合状态及小鼠存活、GVHD的发生。
  结果:各组分别有两只小鼠死亡,并表现不同程度GVHD。移植前输注脾细胞组和对照组白细胞恢复中位时间相当,为17d(12d~37d),输注骨髓细胞组恢复时间稍慢,中位时间为22d(22d~22d)。移植前输注供体脾细胞组及对照组供鼠CD3+细胞嵌合率相当,均达到完全供者型嵌合,+30d时移植前输注脾细胞组供鼠源CD3+细胞比例达93.5%±4.8%,明显高于输注骨髓细胞组(P<0.05),+60d时,输注骨髓细胞组供体细胞嵌合率上升为87.2%±7.4%,与输注脾细胞组嵌合水平相当(91.7%±4.0%,P>0.05),各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
  结论:移植前输注脾细胞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供体造血干细胞的早期植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