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创新研究
【6h】

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大学文化相结合,是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要求

1. 主流意识形态范畴

2. 高校的本质与功能

3.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

4. 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现阶段,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1. 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2. 现阶段,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所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三、强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及思考

1. 从国家战略高度,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主流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2. 从高校办学育人高度,处理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3. 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巩固和强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

4. 以大学精神为灵魂,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5. 强化载体意识,创新方法手段,推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建设

6. 提高育人主体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为占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制高点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7. 创新教育机制,为推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7月13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由此可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必须高度重视,深入探索,科学推进。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这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被称为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种价值观并存,多元文化激荡的特点。民族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价值观的竞争,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影响到我国公民整体素质,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把国家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催化”作用,真正内化为高校学生的主流思想。
  目前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看,主要有认识不准、定位不清、措施不利、政策不明、机制乏力等;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看,主要表现为:全球化意识正在弱化大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思想多元化正在逐渐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的意识形态性;随着网络作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新阵地的兴起,西方的信息霸权直接威胁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各种社会思潮对我国青年一代加大了“丑化”、“西化”、“分化”的渗透力度,冲击着我国高校主流意识教育阵地。对此,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主流社会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给大学育人提供良好的社会精神环境;要从办什么学,育什么人的办学育人高度,处理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强化政治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大学精神为灵魂,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化人;要强化载体意识,创新方法手段,特别是建设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新阵地;要提高育人主体队伍政治素质能力,构建长效机制,为占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制高点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障和制度支撑;等等。以履行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