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委陵菜属植物黄酮的含量测定与组织化学研究
【6h】

三种委陵菜属植物黄酮的含量测定与组织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委陵菜属研究概况

1.1 委陵菜属植物简介

1.2 三种委陵菜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生态环境

1.3 三种委陵菜属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特征

2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概况

2.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2 抗肝脏毒作用

2.3 雌性激素样作用

2.4 抗炎作用

2.5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2.6 泻下作用

2.7 解痉作用

2.8 抑制神经胶质瘤增生

3 委陵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3.1 委陵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3.2 委陵菜属植物的药理作用

4 委陵菜属植物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三种委陵菜属植物黄酮含量的测定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色谱条件

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2.4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2.6 精密度实验

2.7 稳定性实验

2.8 加样回收率实验

2.9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芦丁和儿茶素标准品和样品溶液色谱图的获得

3.2 标准曲线的获得

3.3 三种委陵菜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三种委陵菜属植物组织化学研究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解剖学方法

1.2 组织化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三种委陵菜各营养器官的基本结构

2.2 三种委陵菜各营养器官中黄酮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实验以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supina L.)、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以及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为研究材料,应用HPLC法对三种委陵菜属植物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及儿茶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应用石蜡切片法对三种委陵菜属植物各营养器官的基本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对三种委陵菜属植物各营养器官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进行了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 1.芦丁的含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委陵菜地下部分芦丁的含量在生长期、花期和枯期都为最高,而莓叶委陵菜地下部分的芦丁含量在生长期、花期和枯期都为最低。朝天委陵菜和委陵菜花期的芦丁含量均比自身其他两个时期高。莓叶委陵菜的芦丁含量,其地上部分在生长期含量稍高,其他较低。从总体来看,朝天委陵菜和委陵菜芦丁含量都比较丰富,而莓叶委陵菜芦丁含量相对较少。 2.儿茶素的含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莓叶委陵菜花期地上部分儿荼素含量最高,朝天委陵菜生长期地下部分含量次之。委陵菜生长期地上部分儿茶素的含量也比较多。从总体来看,委陵菜各时期、各部位儿茶素含量均比较丰富,莓叶委陵菜花期地上部分的儿茶素含量和朝天委陵菜生长期地下部分的含量较多,其他时期和部位儿茶素含量相对较少。 3.三种委陵菜同一营养器官的基本结构相似。根均具有次生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周皮、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射线位于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中;茎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束、髓以及髓射线组成,维管束均为外韧维管束;叶均为异面叶,由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组成,叶脉处有厚角组织、薄壁组织、维管束鞘和维管束组成;叶柄由表皮、厚角组织、薄壁细胞和维管束组成,三个维管束均呈三角形排列。 4.朝天委陵菜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根的韧皮部,茎的表皮、厚角组织、韧皮部和髓中一些薄壁细胞,叶的上下表皮、维管束韧皮部,叶柄的表皮、韧皮部及维管柬周围的一些薄壁细胞。 5.委陵菜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根的韧皮部,茎的厚角组织、韧皮部、髓射线薄壁细胞和髓中一些薄壁细胞,叶的表皮及韧皮部,叶柄的表皮、韧皮部及维管束周围的一些薄壁细胞。 6.莓叶委陵菜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根的韧皮部,茎的表皮、厚角组织、皮层薄壁细胞、韧皮部和髓中接近木质部一些薄壁细胞,叶的表皮及维管束,叶柄的厚角组织、韧皮部和一些薄壁细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