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状态下海马、前额皮质galanin表达变化及其神经投射
【6h】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状态下海马、前额皮质galanin表达变化及其神经投射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 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2. 海马与抑郁

3. 前额皮质与抑郁

4. DRN与抑郁

5. Gal及其神经通路

正文

实验一: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内甘丙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中缝背核与前额皮层间Gal能纤维联系研究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中缝背核与海马齿状回Gal能纤维联系的研究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与意义: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自杀率、低治愈率、易自残等特点,其核心症状包括快感缺乏、抑郁心境、自责自罪感和行为绝望,常伴有认知功能受损、疲乏、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睡眠节律紊乱等。此外,抑郁症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Ⅱ型糖尿病相伴行,并与一些慢性疾病的预后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目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抑郁症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中环境因素起着“扳机点”的作用。应激性事件具有慢性、低强度、长期存在等特点,是抑郁症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海马是应激易损的器官,同时也是HPA轴的高位调节中枢。前额皮质是认知和情感整合的高级中枢,二者均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Gal是一种含有29/30个氨基酸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通过三种G蛋白偶联受体(GalR1、GalR2、GalR3)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在中枢神经系统,Gal可与NA、5-HT共表达,并调节NA、5-HT的合成和释放。众所周知,NA和5-HT是参与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神经递质,因此,Gal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缝背核(DRN)是脑干5-HT能神经元的主要分布区,可发出纤维至海马和前额皮质。目前抑郁状态下Gal在上述部位的表达情况尚不明了,DRN内Gal神经元是否与额叶、颞叶海马部位有纤维投射都不得而知,而这些也是研究Gal是否参与抑郁症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研究首先建立国际公认的CUMS抑郁模型,运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抑郁状态下大鼠海马、前额皮质内Gal及GalmRNA的表达情况,随后利用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是否存在DRN-海马、DRN-前额皮质Gal能神经通路;为进一步探讨Gal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神经通路提供形态学基础。
  研究方法:
  1.建立国际公认的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利用旷场试验和糖水偏好试验检测抑郁模型的可靠性,随后利用RT-PCR结合Gal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监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状态下Gal及GalmRNA在海马、前额皮层的表达变化情况;
  2.参照Paxis-Wast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分别确定DRN、前额皮质和海马脑区的坐标,将逆行追踪剂FG注入各坐标点后,利用Gal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FG/Gal双标神经元在DRN、海马和前额皮质间表达情况。
  研究结果:
  1.将FG注入中缝背核喙侧区,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注射点同侧的前额皮质腹内侧区,尤其是PL和IL区。
  2.将FG注入中缝背核中间区,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均等的分布于注射点同侧的前额皮质各区,且在腹侧海马齿状回可见双标神经元的分布。
  3.将FG注入中缝背核尾侧区,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均等的分布于注射点同侧的前额皮质,且在背侧海马齿状回可见双标神经元的分布。
  4.将FG注入腹侧前额皮层,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腹侧,尤其集中在内侧纵束周围。
  5.将FG注入背侧前额皮层,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腹侧。
  6.将FG注入背侧海马齿状回,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主要集中于中缝背核背侧近中脑导水管灰质周围。
  7.将FG注入腹侧海马齿状回,可见Gal/FG双标神经元弥散分布于中缝背核各区。
  8.CUMS状态下,海马脑区Gal及GalmRNA的表达量减少,而前额皮质内Gal及GalmRNA的表达量未见明显改变。
  研究结论:
  1.在CUMS状态下,海马脑区Gal及GalmRNA的表达量减少,提示Gal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2.在DRN-海马齿状回、DRN-前额皮质间存在Gal能双向神经通路,可能在情感的调节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且某一神经通路损伤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