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MUC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MR纳米探针的构建与初步研究
【6h】

抗MUC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MR纳米探针的构建与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抗MUC1单克隆抗体

2. MUC1纳米探针与乳腺癌MR分子成像

实验一 抗MUC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与初步研究

1 前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实验二 MR纳米探针的构建、鉴定及其在体内成像的初步研究

1 前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目前,乳腺癌的分子诊断,尤其是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诊断以其靶向性好,特异性高而备受关注。MUC1是一种在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的多形上皮粘蛋白,是一个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而目前国内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MUC1单克隆抗体。因此,制备一种高特异性的,高亲和力的抗MUC1单克隆抗体,并且经与金磁纳米颗粒耦联,应用于乳腺癌活体分子成像临床基础研究,会为今后乳腺癌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抗MUC1单抗及其纳米探针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实验过程分为两个部分:1.制备并鉴定抗 MUC1单克隆抗体,检测其在乳腺癌免疫组化中的初步应用;2.制备并鉴定靶向抗MUC1的MR纳米探针,应用3.0T磁共振设备检测其在乳腺癌磁共振分子成像中的初步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1.用合成的 MUC1重复序列短肽与KLH蛋白偶联后作为抗原免疫 Balb/c小鼠,杂交瘤技术筛选出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以 ELISA、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对抗体进行鉴定及亚类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将抗体应用于人乳腺癌组织、良性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症及正常乳腺组织的临床检测。
  2.用研制的抗MUC1单克隆抗体,与金磁纳米颗粒耦联,构建MUC1特异性MR分子探针 MUC1@GoldMag,用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检测其与乳腺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将乳腺癌细胞MCF-7和肝癌细胞 HepG-2这两种细胞分别与MUC1@GoldMag和无关抗体@GoldMag交叉配对,对各组细胞行 T2W1并分别测量其信号强度。建立 MCF-7和HepG-2荷瘤裸鼠模型,对两组荷瘤裸鼠经尾静脉注射MUC1@GoldMag和无关抗体@GoldMag,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6 h、12 h和24 h行MR扫描,观察其对肿瘤信号T2W1的影响,分别测量其信号强度,探讨其应用于MR体内成像的可行性,分析比较信号强度的差异性。
  结果:
  1.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 MUC1的杂交瘤细胞株,第1株反应性最强,效价1:107以上。抗体亚型3株为IgG1,1株为 IgM,轻链均为?型。经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检测证实抗体与乳腺癌细胞 MCF-7特异性结合,单克隆抗体检测MUC1在乳腺癌组织与良性纤维瘤、囊性增生以及正常乳腺组织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2.成功构建MUC1特异性MR分子探针MUC1@GoldMag,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 MCF-7细胞与MUC1@GoldMag特异性结合。MUC1@GoldMag可显著性降低 MCF-7的 T2W1信号。MCF-7荷瘤裸鼠注射MUC1@GoldMag后,6 h、12 h、24 h肿瘤组织T2W1信号强度较平扫显著降低(P<0.05)。而HepG-2荷瘤裸鼠在平扫和注射对比剂后6 h、12 h、24 h的肿瘤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成功制备了抗MUC1单克隆抗体,经检测该抗体特异性强,效价高。这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 MUC1靶向性MR分子探针MUC1@GoldMag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免疫活性,可特异性降低MCF-7细胞的T2W1信号,对活体乳腺癌组织具有靶向性的增强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