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i-1水平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6h】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i-1水平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慢性肾脏病(CKD)

1. CKD的定义及分期

2、CKD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二、B细胞特异单克隆鼠白血病毒整合位点基因(Bmi-1)

1.Bmi-1基因结构及功能

2.Bmi-1基因的调控

3. Bmi-1基因与机体疾病

4. Bmi-1基因的靶向治疗

第一部分 病例采集与数据库建立

1. 采集对象

1.1 CKD组入选标准

1.2 正常对照组

2. 数据库建立

第二部分 Bmi-1的检测及其与CKD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

1. 实验材料

1.1主要仪器

1.2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标本采集:

2.2 ELISA法测定血清Bmi-1水平

2.3随访和预后

2.4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CKD患者的基线资料

3.2 CKD组及健康对照组Bmi-1的表达水平

3.3 血清Bmi-1水平与CKD患者临床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3.4 血清Bmi-1的表达水平与CKD患者组织学参数的相关性

3.5 血清Bmi-1的浓度与CKD患者预后的关系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这与其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较低的生活质量有关。CKD往往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略。临床实践中,CK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肾功指标(如蛋白尿、血肌酐、胱抑素C等)是常用的评估CKD进展及反映疾病严重性的指标,然而这些指标并不能早期反映疾病的进展,仅仅依赖这些指标可能会导致早期肾保护干预措施的延误。因此,积极寻找早期、无创、灵敏的血清生物学指标对CKD进展的监测以及早期干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细胞特异单克隆鼠白血病毒整合位点基因(B lymphoma Mo-MLV insertion region1,Bmi-l)是多梳基因(PcG)家族中重要的调控基因,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在维持正常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人体多种恶性肿瘤中,Bmi-1的表达水平是上调的,其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浓度也可以作为肿瘤存在状态、分期及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我们之前的研究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中首次证实了Bmi-1参与缺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间质的转分化及肾脏纤维化的发展。在 CKD患者肾脏组织中 Bmi-1的表达上调,同时伴随有 HIF1α及Twist表达增加。然而Bmi-1在CKD患者循环中的水平及其与CKD进展的关系并不清楚。本研究着重探讨了CKD患者血清中Bmi-1的表达水平及其是否可以作为判断CKD进展及预后的血清生物学指标。
  研究目的:
  1.观察CKD患者血清中Bmi-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2.分析Bmi-1的表达水平与肾脏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预测CKD进展及预后中的价值。
  研究方法:
  1.本研究前瞻性收集了2010年6月-2012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46例CKD患者(CKD组)和41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所有患者均记录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简要病史(是否合并有恶性肿瘤病史、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史等)及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尿素氮,肌酐,胱抑素 C,24h尿蛋白定量等)。行肾活检穿刺穿刺术的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病理报告,建立数据库。计算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用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根据K/DOQI指南进行CKD分期,完善临床数据库。
  2.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3ml,置于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试管,进行离心(4℃,3000r/min,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封装于1.5ml EP中,保存于-80℃冰箱待测。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对所有血清标本的Bmi-1水平进行检测。
  3. Spearman法分析CKD患者Bmi-1的表达水平与肾功能临床指标及组织学指标的相关性。Kruskal-Wallis秩和分析比较CKD不同分期Bmi-1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平均随访44个月研究血清Bmi-1与CKD患者预后的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评估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CKD组血清Bmi-1浓度为510.9(381.0-706.9)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4.4(237.6-334.5)pg/ml,P<0.001。
  2. CKD各分期之间血清Bmi-1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各病理类型之间血清Bmi-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Bmi-1表达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382, P<0.001),与患者肌酐、尿素氮、胱抑素 C水平及肾间质纤维化的比例呈正相关(r=0.291,P<0.001;r=0.266, P<0.001;r=0.341,P<0.001;r=0.407,P<0.001)。
  4.将CKD患者按照Bmi-1的平均值分为两组,在平均44(5-50)个月的随访期内,血清Bmi-1水平≥510.9 pg/mL组36(25%)位患者到达终点事件,而Bmi-1水平<510.9 pg/mL组8(6%)位患者到达终点事件(P<0.001)。将血清Bmi-1水平作为一个分类变量进行 Cox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血清 Bmi-1水平≥510.9 pg/mL组到达终点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Bmi-1水平<510.9 pg/mL组(HR=5.68;95% CI:2.64-12.24;P<0.001)。同时我们也发现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肾间质纤维化比例和肾小球硬化硬化率与肾功能的恶化相关。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分析表明血清Bmi-1水平≥510.9 pg/mL组肾脏存活率明显低于Bmi-1水平<510.9 pg/mL组。
  5.在 Cox风险回归模型中调整了基线特征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后,较高水平的Bmi-1使CKD患者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风险更大(HR=5.39;95% CI:2.48-11.72;P<0.001)。
  结论: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KD患者血清Bmi-1浓度显著增高,且随着CKD的进展及肾功能的下降其表达水平进一步增高。
  2. Bmi-1水平的升高与CKD患者肾脏的不良预后相关,表明Bmi-1可能是CKD进展及预后的一个新的血清生物学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