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幼苗期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6h】

小麦幼苗期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引言

1.2作图群体的构建

1.3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及特点

1.4 QTL定位方法

1.5小麦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1.6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群体幼苗期抗旱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2.1材料与方法

2.2 小麦RIL群体的表型分析

2.3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分子遗传图谱的初步构建

3.1材料与方法

3.2试验结果

3.3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小麦幼苗期抗旱相关性状QTL初步定位

4.1材料与方法

4.2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结果与分析

4.3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表

导师组意见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选用由晋麦47和豫麦18构建的RIL群体作为试验材料,利用 SSR标记,初步构建 RIL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基于完备区间作图法的QTL IciMapping4.0软件检测水分胁迫和非胁迫两种水分环境条件下7个小麦苗期抗旱相关性状(包括苗高、单株根数、最大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茎鲜重比和根茎干重比)的加性 QTL、上位性QTL以及与环境互作的QTL,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试验结果表明,7个小麦幼苗期抗旱相关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表现为连续性变异,且变异幅度较大,存在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现象,表现出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可以利用该RIL群体进行QTL定位分析。
  2、利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95个SSR引物和1个EST-SSR引物初步构建了覆盖在除3A和6D以外的19条染色体上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全长1243.23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3.51 cM,各条染色体上的标记数为2-14个。该图谱基本满足 QTL定位的要求。
  3、在两种水分环境下,共检测到54个加性效应 QTL和38对上位性 QTL,48个加性与环境互作QTL和29对上位性与环境互作的QTL位点。有36个 QTL能解释大于10%的性状表型变异,为主效QTL。
  4、在所定位的结果中,只检测到一个位于4D染色体 Xbarc80-Xcfd54区间范围内、与苗高紧密连锁的主效基因 QSh.qau-4D,在两种水分条件下稳定表达,单个 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10.4%和17.9%,其加性效应分别为-1.71和-1.66,增效等位基因来自豫麦18,有增加株高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小麦抗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5、在本试验中共发现7个 QTL聚集区,表现为一因多效。其中,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检测到4个 QTL区域,在1B染色体上的Xcfd61-Xwmc120间,检测到控制着单株根数、最大根长和根茎干重比3个性状的QTL;在2A染色体上的Xgwm47-Xwmc170区间,检测到控制着最大根长、根鲜重、根茎鲜重比3个性状的QTL;在5D染色体上的Xgwm292-Xgdm63区间,检测到控制着最大根长、根干重、根茎干重比3个性状的QTL;在7D染色体上的Xgwm437-Xgdm67区间,检测到控制着苗高、根鲜重、根茎干重比3个性状的QTL。非胁迫环境下检测到3个 QTL区域,在2B染色体上 Xwmc317-Xbarc55间,检测到控制着最大根长、根鲜重、根茎鲜重比3个性状的QTL;在1A染色体上的Xbarc213-Xbarc158区间,检测到控制着苗高、根鲜重、根干重3个性状的QTL;在1B染色体上的Xgwm312-Xgwm140区间,检测到控制着根鲜重、根干重、根茎干重比3个性状的QTL。

著录项

  • 作者

    宋新颖;

  •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琪,穆平;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2.101;
  • 关键词

    小麦; 幼苗期; 抗旱相关性状; QTL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