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滑坡地质灾害超前地质预判技术研究
【6h】

滑坡地质灾害超前地质预判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0前言

1滑坡的分类与普遍模式

2易滑地质地貌与影响因素

3超前预判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4滑坡地质灾害超前地质预判技术的应用

5结论

图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展开▼

摘要

工程地质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孙广忠先生提出的“地质构造控制论”为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超前地质预判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部分研究成果为滑坡的超前地质预判提供了许多实际依据。笔者结合参加的“晋济高速公路的初步勘察”、“黄土暗穴研究”、“陕南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系统研究”等科研项目,研究了大量文献资料,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调查研究工作,以地质构造控制论为理论核心,以地层、构造、地形等要素的系统分析为指导,以滑坡的形成、演化及特征为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了滑坡地质灾害超前地质预判的概念。滑坡地质灾害超前地质预判主要是指在勘察工作前期,不借助任何勘探手段,运用各种超前地质预判的方法,根据滑坡的地质地貌特征确定滑坡的空间位置及滑坡类型,以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的一种技术方法。本文系统地建立了该技术方法的基本体系、预判方法及工作程序,并在陕南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其成果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根据对前人滑坡分类的分析,结合滑坡超前地质预判的目的,提出了适合滑坡超前地质预判、由基本分类和辅助分类构成的滑坡分类方案。 详细论述了滑坡的易滑地质地貌条件,厘定了易滑地层的概念。将我国主要易滑地层概括为土质型、沉积岩型和变质岩型三大类及粘性土类土、黄土类土、碎石土、泥岩、页岩、泥灰岩、片—板岩和碎裂岩等八小类。并讨论了易滑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代分布特征及易滑工程地质岩组的基本类型和结构类型;易滑构造包括易滑原生构造和易滑叠加构造两大类,前者主要有沉积地层的泥质层面和变质岩地层的片-板状构造,后者包括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将我国陆地地貌概括为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三大宏观地貌单元,其中山地是最为易滑的宏观地貌单元;沟谷地貌,特别是河谷岸坡是滑坡集中发育的细观地貌单元;斜坡形态类型中凸形坡最为易滑;斜坡的结构类型首先有块状、层状、碎裂和散体等四种基本类型,碎裂和散体结构属于易滑结构类型;层状结构类型中顺向坡最为易滑;不同地区形成滑坡的坡度和坡高有较大的差异,但总的看来,坡度在15-60°、坡高在100米到300米的斜坡最易形成滑坡。 首次提出了滑坡超前地质预判的基本方法:单要素预判法和综合要素预判法。具体方法有地层岩性预判法、地质构造预判法、地形地貌预判法、易滑要素叠加法、滑坡要素预判法、遥感影像预判法。并根据地层、构造、地形地貌等要素的易滑序列的分析,本着相对独立、由宏观到细观的原则,将地层、构造、地形地貌等要素易滑序列分别概括为四级17项、11项、8项,各级易滑序列适用于不同尺度或精度的滑坡初步判别—斜坡易滑性的判别。将滑坡超前地质预判的工作程序分为资料收集与整理、初步判别、再次判别和精细判别等阶段。 运用滑坡超前地质预判技术对G316安康—旬阳—蜀河路段进行了滑坡初判、滑坡再判、滑坡精判,共判别出滑坡27处,危险斜坡8处(其中滑动类危险斜坡4处)。滑坡初判选择了相对独立、较为灵敏的三级10项判别依据,进行了Ⅰ、Ⅱ、Ⅲ级判别,划分出了研究路段的强易滑区、易滑区、较易滑区、次较易滑区、弱易滑区和不易滑区;滑坡再判共判别滑坡11处,其中极易滑区8处、易滑区2处、次较易滑区1处,所判别的滑坡分为明形滑坡4处、显形滑坡7处;滑坡精判共判定滑坡27处,滑动类危险斜坡4处,其中判定再判结果11处滑坡的10处,否定1处,新判别滑坡17处和滑动类危险斜坡4处。将研究路段初判成果、再判成果及精判成果分别标绘在地质图和遥感影像上,形成了“G316安康—旬阳—蜀河路段滑坡超前地质预判成果图”(附图6-1)和“G316安康—旬阳—蜀河路段遥感影像与滑坡判别成果图”(附图6-2)。 通过滑坡超前地质预判技术在G316安康—句阳—蜀河路的应用,说明滑坡超前地质预判技术是非常经济实用、易于掌握、较为有效的一种滑坡系统判别和预测的技术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尺度或精度的滑坡地质灾害调查及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勘查等阶段的工程地质测绘,在滑坡地质灾害区域性调查和各类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将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