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家庭农场的信息化应用与推广
【6h】

山东省家庭农场的信息化应用与推广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4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中的相关理论

2.1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2.2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2.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第三章 山东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环节探析

3.1山东省家庭农场的产生背景与必要性

3.2山东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家庭农场的发展环节及对策启示

第四章 山东省家庭农场的信息化应用对策

4.1山东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4.2山东省家庭农场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对策

第五章 融媒体环境下的推广策略

5.1开展乡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5.2发挥大众媒介优势,创建反馈渠道

5.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组织传播模式

5.4创建产、学、研结合机制

5.5树立典型,扩大新媒体技术在农村的应用与影响力

5.6家庭农场为纽带,承上启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的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正进行着重大的改变,既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又存在一些必须加快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中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家庭农场是2013年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到的政策概念,提出当即成为了理论上的研究热点,并且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广大农业生产者的拥护。它是新时期我国由传统分散的小农户生产向集中规模化生产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种重要转型。积极培育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下,有利于农民充分利用生产资料,集中发挥生产力,整合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克服自给自足小农生产的弊端,提高农民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十二五”时期农业部制定了第一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五年计划,提出了信息技术要渗透到农业农村的发展,为“十三五”计划打下了基础。而“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加快上升时期,这一时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推动信息技术和农业的深度融合,确保农业信息化的明显进展,有力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时期新要求,将新技术引用到新模式中,必然会实现新的突破。因此,将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和信息技术融入的农业信息化应用相结合,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创新模式,对实现我国农业商品化,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健全小康社会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以山东省家庭农场作为研究对象,将家庭农场的培育过程和信息化应用作为研究方向,分析该省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环节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现代化的需求,提出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信息化应用对策。最后,针对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总结在当下的融媒体环境中如何全面的去推广信息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