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变偏VSP技术在油田开发区块中的应用研究
【6h】

变偏VSP技术在油田开发区块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VSP技术发展与现状

1.3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VSP勘探的基本理论及技术

2.1 VSP方法的基本理论

2.2 VSP方法的数据采集

2.2.1 VSP技术采集设备

2.2.2 VSP观测方式

2.3 VSP方法的资料处理

2.3.1 VSP资料处理流程

2.3.2主要处理技术说明

2.3.3 Walkaway VSP资料处理的难点

2.4 VSP方法的资料解释

2.4.1零偏VSP资料解释

2.4.2非零偏及变偏VSP资料解释

第三章VSP地震属性参数分析

3.1常规地震属性分析

3.1.1地震属性的分类

3.1.2地震属性提取

3.2小波域时频分析

3.2.1时频分析原理及小波变换

3.2.2时频属性参数

3.2.3沉积旋回模型及小波时频分析实现步骤

第四章VSP储层参数反演

4.1反演方法技术概述

4.1.1地震反演方法分类

4.1.2叠后地震反演方法技术

4.2波阻抗参数反演

4.2.1波阻抗反演分类方法

4.2.2波阻抗反演基本原理

4.2.3波阻抗反演特点及应用条件

4.3弹性参数反演

4.3.1弹性参数反演基本原理

4.3.2弹性参数反演流程

4.4测井属性参数反演

4.4.1测井属性参数反演基本原理

4.4.2测井属性反演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条件

4.5储层物性参数反演

4.5.1储层物性反演方法原理

4.5.2各储层参数的预测

第五章开发区块VSP资料的实际应用

5.1研究区资料背景

5.1.1地质构造

5.1.2储层与隔央层

5.1.3油田开发状况

5.1.4地面三维地震资料概况

5.2VSP资料采集与处理

5.2.1 VSP资料采集

5.2.2 VSP资料处理

5.3 VSP资料构造及裂缝发育带解释

5.3.1反射层位标定

5.3.2层序对比

5.3.3构造和裂缝预测

5.4地震属性参数提取及分析

5.5地震储层参数反演

5.5.1时态问题

5.5.2反演方法选择

5.5.3地震与测井属性参数反演

5.5.4储层参数反演

5.6剩余油综合预测

5.6.1储层展布预测

5.6.2储层含油性综合预测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常规VSP技术是将接收系统置于井中观测,地面激发的一种井-地勘探技术,它至少减少了半程表层低速带对高频信号的衰减作用,使接收到的地震信号比地面地震有更高的分辨率。此外,由于井中接收点可以精确定位,接收装置贴近目的层,使其在地震波速度分析、地层构造精确成像以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方面比地面地震有明显的优势,起到标定和校正地面地震资料的作用,在其探测范围内弥补地面地震资料的不足,并为地面地震资料处理提供相关参数信息,为资料解释提供多种信息的标尺。 变偏移距VSP(WalkawayVSP)技术是常规VSP方法的一种特殊观测方式,它与常规VSP的主要差异是地面激发点不是一个而是一组过观测井有规律分布的线形排列激发点,它可以对井旁一定范围内的地层构造以及目的层的展布特征等地质目标进行多次覆盖意义下的精确成像,对建立井一震关系、开展油气储层的评价与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论文在分析论述了VSP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探讨了WalkawayVSP技术的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及其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问题,并对其技术特点、难点作了较详细的讨论。 文中利用油田开发区块的零偏和变偏VSP资料,结合钻井地质、测井、套后测试、生产动态资料以及地面三维地震资料等,综合分析研究了VSP方法技术的应用问题,特别是VSP资料的标尺作用。此外,对开发区块所用资料的时态问题、多种储层参数反演方法的适应性问题以及地震属性参数和弹性属性参数的应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VSP井区精细构造分析及裂缝发育带的预测、地震相-沉积相剖面预测、地震储层和隔夹层展布预测以及储层含流体性质及分布预测,经验证,总体结果较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