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陕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机制的研究
【6h】

关于陕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1.4本文的思路和框架

1.4.1研究思路

1.4.2论文框架

第二章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概述

2.1超限与超载的界定

2.1.1超限与超载的区别

2.1.2超限与超载的联系

2.2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认定标准及表现形式

2.1.1车辆限值

2.2.2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

2.2.3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表现形式

2.3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特点和危害

2.3.1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特点

2.3.2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

2.4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结构模型与ISM法

2.4.2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影响因素分析

2.5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对于促进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5.1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概念与内涵

2.5.2超限超载运输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6小结

第三章 陕西省超限超载运输现状调查及相关法律法规需求分析

3.1陕西省超限超载现状调查

3.1.1陕西省道路货运发展历程

3.1.2陕西省治超工作现状

3.1.3当前治超工作存在的问题

3.2相关法律法规需求分析

3.3小结

第四章 建立陕西省治超工作长效机制的内容和重点任务职责

4.1长效机制的概念和内涵

4.2重点治超工作机制

4.3重点治超工作任务

4.4重点工作部门职责

4.5小结

第五章 建立陕西省治超工作长效机的对策与建议

5.1集中治超实践的评点和启示

5.1.1集中治理阶段的内涵

5.1.2集中治理存在的问题

5.1.3对集中治超的认识

5.2建立治超工作长效机制概述

5.2.1建立治超工作长效机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5.2.2建立治超工作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

5.2.3长效治理体系框架

5.3建立治超工作长效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5.3.1陕西省高速公路、干线和农村公路货车超限超载情况分析

5.3.2建立高速公路治超工作长效机制

5.3.3建立干线和农村公路治超工作长效机制

5.3.4建立源头治超工作长效机制

5.3.5关于不可解体大件货物超限运输的管理

5.3.6经济调节手段

5.3.7治超检测站的布局和建设

5.3.8加强信息化建设

5.3.9加强宣传工作

5.4实现目标

5.5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交通领域里所发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违法现象,它是公路交通系统中交通建设与道路运输间的矛盾体现,其发展过程遵循着闻名的博弈规律。目前,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这一问题。 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保卫公路建设成果,是促进公路交通健康发展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陕西省作为国家发展西部战略中的重要省份,对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工作更是十分重视,借着国家集中治理的时机,自2003年就开始研究启动了治超工作,先后经历启动试点、全面整治、强化治理、深化治理四个阶段。经过四年治理,治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超限超载运输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深化治超遗留下不少问题。 2007年,国家提出从2008年起再用三年时间基本建立起全国治超工作长效机制这一要求,以彻底根除这一制约公路交通发展的毒瘤。陕西省根据这一规定,开始构建全省治超工作长效机制。本篇论文基于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关于建立陕西省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长效机制的研究》报告的基础之上写作而成,提出治超工作要及时、适时地转入到长效治理阶段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从公路超限超载运输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入手,首先归纳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基本知识,明确了超限和超载运输的涵义及认定标准,揭露了对社会的多种危害,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法)建立了各影响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本质。其次,在对陕西省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调研的基础上,找出了当前治超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长效治理的有效性,提出了目前陕西省治超工作所需要建立的十项机制和要解决的重点任务。最后,根据2008年陕西省公路货车超限超载治理的情况,分析了路面和源头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包括路面治理对策(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源头治理方案、对不可解体大件货物超限运输管理的办法、经济调节手段等行政、经济措施以及加强治超检测站和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技术方案并强调了宣传工作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