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延长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气象预警研究
【6h】

延长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气象预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地质灾害防治及预报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延长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分布规律

2.1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1.1不稳定斜坡特点

2.1.2崩塌特点

2.1.3滑坡特点

2.2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2.2.1不稳定斜坡分布规律

2.2.2崩塌分布规律

2.2.3滑坡分布规律

2.3延长县主要地质灾害点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延长县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3.1地质环境保护

3.1.1保护原则

3.1.2保护措施

3.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2.1斜坡条件的选择

3.2.2边坡设计

3.2.3综合措施

3.3应急搬迁避让新址

3.3.1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宏观区划

3.3.2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拟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场地评价

3.4工程实例分析

第四章延长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

4.1延长县气象特征

4.2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

第五章结论及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结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下达的“陕西省延安地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在对延长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室内试验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了地质环境保护原则和措施及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并对延长县进行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统计可知:区内地质灾害共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和泥流隐患。区内地质灾害点集中发育,且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发育于西北部,东南部则极少发育。灾害点多为中、小型规模,对人类的危害以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为主,灾害点的形成多为人类活动引发。从分布规律上,区内地质灾害点受地形地貌影响,空间上集中发育于西部黄土沟谷区及黄土沟间地区域,呈片状分布,部分沿延河河谷阶地两侧呈条带状分布,时间上地质灾害集中发育于降水集中的年份及每年降水集中的6~9月份。 根据延长县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特点,在以人为本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工程治理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方法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对26个包括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在内的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了防治区划。在实例分析中,对北洞渠滑坡做了两种具体的防治方案,通过对比得出北洞渠滑坡较好的防治方案。 最后,对延长县地质灾害发生和气象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降雨量特征值,进一步进行了该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